谁要是看轻了女人的智慧,将来的下场一定会很悲惨,特别是田秀英和张嫣这样,久在深宫的女人!经过了环境和岁月的沉淀,心机变得格外敏锐灵活,能力淬炼之后变得异乎寻常,如果刻意去做一件事情,那发挥出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要说皇宫内谁最知道崇祯皇帝的性格,借助身份的特殊性加以影响和利用,一个是他最为宠爱的枕边人田秀英,另一个是帮助他登上皇位的张嫣!

    她们知道怎么说,才能打动崇祯皇帝,说什么样的话,才会帮助陈清扬的同时保护自己。皇帝信任身边人,还有太监们,对朝廷的文武百官却一直抱着怀疑态度,而这些官员们的表现,也实在没有什么亮点。

    除了老是跳出来和皇帝争斗限制皇权,别的本事压根没有,而这样的举动恰恰触及了皇帝的逆鳞,这天下到底是谁说了算?

    像是今天这样的配合,不仅仅是默契那么简单,还可以说是是天衣无缝,而且崇祯皇帝绝对不会想得太多,因为他坚信,两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大明皇室和他自己,这一点是不需要质疑的。

    皇帝是孤独的人,俗称孤家寡人,难道他就不需要亲情了吗?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只要是人就无法逃脱这一点。

    所以,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是啊,你们说的都是事实,这个世上,只有你们才是真心为我考虑的,至于那些文武大臣,哼,都是些自私自利的小人!朝廷遇到这么多的困难,也没见谁站出来为朕分忧,只顾着往家里捞银子,结党营私相互倾轧,把个朝堂搅得乌烟瘴气不成样子。”

    随后下定决心,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你们说的对,陈清扬现在代表着皇家的脸面,我明天就召集内阁和司礼监,封陈清扬为世袭的镇边侯,谁要是反对,我就要他的脑袋!”

    又说道:“由于他现在还在大清的都城盛京,为了保护他的安全,这次功劳暂时不宜外传,就拿前两次的战功说事,论资格也足够了。只要他好好的为皇家效命,等到剿灭了李自成和张献忠,国公之爵位我也舍得,对忠臣,我不会吝惜封赏!”

    这可算一个时代最大的假话,崇祯皇帝抠门是出了名的,封个爵位就像是要他的命一样,说话倒是说得很漂亮,田秀英和张嫣忍不住相视一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心知肚明就好了,再亲近的人说话也不能太过分,皇帝终究是皇帝。

    果然,听到崇祯皇帝居然要一步登天,封陈清扬为世袭的镇边侯,内阁阁员们当场就炸了窝,这个举人出身的家伙,不过是打了两次芝麻绿豆大的胜仗,怎么能够给这么高的封赏呢,什么时候大明朝的爵位这么不值钱了?

    可崇祯皇帝一听这话就翻脸了,指着他们的鼻子痛骂道:“你们和陈清扬都在大明同朝为官,自己扪心自问,宁锦防线连连告急,辽东眼看就要落入敌手,大明在关外的基业即将毁于一旦,朕为此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你们拿出主意办法来了?还不是朕把陈清扬派到辽东,稳住了那里的局势,单凭这一点,内阁和兵部难辞其咎!”

    接着说道:“大明的规矩是没有军功不能封爵,陈清扬没到辽东的时候,那里什么情况你们内阁不知道?那么多的军队,那么多的将领,被清军的小股骑兵吓得躲在城里不敢出来,任凭敌人残害大明的百姓,截断宁锦防线的粮道,照这样的情形,能守住宁锦防线那只有鬼才知道!”

    又说道:“陈清扬为了大明,先是发动义州城之战,丑时初发起进攻,寅时初结束战斗,一个半时辰歼灭义州城守军骑兵六千余人,旗人八千多人,缴获粮食一万石,烧毁粮食六千多石,战俘旗人女子一千多人,青壮男子八百多人,我军不过阵亡了两千余人受伤三千多人,紧接着又是盘蛇驿养马场之战,杀敌上千人,缴获马匹两万多匹,缓解了辽东军队缺马的局面,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然后说道:“自从关外女真族建立后金以来,朝廷屡次派兵围剿,结果每次都是损兵折将惨不忍睹,这样的战绩哪个将军有过?听到别人封侯就跳着脚反对,这是妒贤嫉能,这是排除异己,这是给皇家和朝廷抹黑,这样的人不配位列大明官员的队伍!朕意已决,谁要是再敢搞死谏,拿着脑袋往柱子上撞,朕一定给他留个遗臭万年的好名声!”

    崇祯皇帝和前几任皇帝不一样,性格阴狠向来独断专行,喜欢做那种乾纲独断的事情,只要惹了他,说杀就杀说罢官就罢官,一丝转圜的余地都没有,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内阁成员们也不敢反对,看着司礼监那些太监们嘲笑的眼神,肺都要气炸了!

    东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陈演说道:“皇上,如果要册封陈清扬大人为世袭镇边侯,那就要连他的父母一起诰封,并昭告天下,这可是大明的一件盛事,可现如今镇边侯正在辽东作战,而且深入虎穴,请皇上告知该如何处置?”

    崇祯皇帝嘴角突然出现了一丝怪异的笑容,说道:“陈卿的履历近乎秘密,除了你们在场的这些人,别的官员嘛,根本就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当然,他的父母也不可能知道,毕竟天底下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谁能想到一个落榜的举人,流落金陵城经商,这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成了我们大明的镇边侯呢!”

    接着说道:“陈卿的进爵旨意可以昭告天下,也给辽东将士们一个交代,增加他们的信心,大明不会忘记那些为国家舍生忘死的人。陈卿的父母按照一品诰封拟旨,妻子也封为一品诰命夫人,不过他目前尚未娶妻,听说在家乡曾经订过亲,朕要锦衣卫查查此女的情况,等他打完辽东这一仗,回家探亲完婚的时候,带着三道诰书岂不美哉?”

    这就是崇祯皇帝的恶趣味了,既然赋予了俞燕飞如此大的权力,怎么可能不派人去调查他的祖宗八代,好在俞燕飞是灵魂穿越到陈清扬的身上,根本就不害怕查,身世清白一目了然,崇祯皇帝对他很是放心。

    其实从底层逐步提拔起来的官员,很容易就能得到皇帝的好感,这样的人没有根基,拉帮结派难度相当大。俗话说得好,富贵不归故里,如锦衣夜行,这是这个时代最为荣耀的事情,既然施恩,那就让人死心塌地的。

    大明内阁的成员们因为陈清扬挨了一顿骂,做起事情来当然就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拖拖拉拉磨磨唧唧,在崇祯皇帝的一再要求下,封侯的旨意才勉强送到司礼监盖印。

    然而等消息传到锦洲城和盛京城的时候,俞燕飞已经随着皇太极,踏上了去科尔沁大草原的道路,可见这办事效率慢到了什么程度。

    从盛京城到科尔沁大草原,路程差不多要将近四百公里,如果日夜不停的话,两天时间估计能到达,但这次是去秋猎,自然不需要搞得那么紧张。

    按照大清朝廷制定的计划,一天车队最多也就是一百公里,因为路上皇太极还要到沿途的城镇巡查,被俞燕飞最近搞得狼狈不堪,朝廷的声誉有所下降,所以顺便借着秋猎显示一下大清的皇威。

章节目录

明末大导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深蓝的国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深蓝的国度并收藏明末大导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