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的性格比较阴冷,说得好听点是城府深,习惯在肚子里做文章,说得不好听就是喜怒无常,难得有如此开怀大笑的时候,当然了,说句实话,这货自从当了皇帝,似乎也没有什么神马事情能让他开心。

    高时明在旁边凑趣说道:“万岁爷说的是,自从后金逆天而行,与我们大明作对,朝廷的那些将领们屡战屡败,眼看着大好的辽东,就要陷于敌手了,老天庇佑,陈清扬大人才花了不到半年时间,局面顿时为之改观,大明占据了优势。”

    又说道:“先是偷袭义州城,杀死八旗精锐骑兵数千人,抢了那么多的粮食,紧接着袭击盘蛇驿,得到了两万多匹骏马,现在又挑动孔有德和耿仲明内斗,削弱了他们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是厥功甚伟。臣以为朝廷该重重的赏赐于他,明年锦洲城大战,陈清扬必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看到崇祯皇帝连连点头,王承恩不甘心落后,好话不能让高时明一个人说了,那位商人起家的辽东经略出手大方得很,他们一个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一个是御马监掌印太监,收了陈清扬很多好处,前前后后加起来光银子也有个几十万两了吧!

    拿人钱财自然要为人办事,他跟着说道:“臣赞同高公公的说法,万岁爷不愧是慧眼识人,陈清扬大人的确是我们大明的一把神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这样的忠臣良将坐镇辽东,朝廷可以喘口气专心对付那些民间的反贼了。为了提升边关将士的士气,臣以为该给陈清扬大人一个爵位,否则如此大的功劳不加以封赏,怕是引起非议啊!”

    皇帝最为宠信的就是太监,高时明和王承恩作为皇宫两大太监头子,说话的分量当然够重。大明的爵位从来不轻授,根据历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开国的时候,封了二十二个公爵、五十三个侯爵和四个伯爵,而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到明朝灭亡,只是追封了一个公爵,封了四个伯爵,其中还有一个是他的老丈人。

    爵位象征着至高的荣誉和地位,是对军功最大的奖赏,老朱家的子孙又小气得很,在这方面从来不轻易开口,唯只有独死心眼三个字可以形容。

    文官们没有军功得不到爵位,所以对这种事情向来反对,急了眼就破口大骂,再逼急了就跪地死谏拿着脑袋往柱子上撞,好像封了爵位大明的天都要塌下来了。

    太监和文官想的不一样,很看不起这种小气吧啦的家伙们,爵位就是个称号,至于搞得死去活来的吗?王承恩一说到要给陈清扬封爵,高时明就认为他想从中捞好处,如果陈清扬得到爵位,酬谢的银子能少了吗?

    高时明说道:“如果给陈清扬封爵,边关的将士们就会看到希望,认为朝廷有功必赏,会舍生忘死的替大明卖命杀敌,毕竟谁都想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又说道:“臣以为,陈清扬大人既然有如此显赫的战功,将来必定为大明的一代名将,入阁拜相估计是不可能了,所以爵位给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比如国公就太高了,而伯爵则是太低了,侯爵刚刚合适。”

    崇祯皇帝皱着眉头没有说话,他对于封爵这件事心里也是有些犹豫,老朱家向来薄情寡恩,他也不会例外,过了好一会,说道:“你们把骆养性叫来,商量给锦衣卫有功之人如何奖赏,陈清扬封爵的事情朕要好好考虑一下,明天再说吧。”

    在承乾宫吃晚膳的时候,崇尚简朴反对奢侈的崇祯皇帝,特意要御膳房送了一大桌山珍海味,要酒醋面局送来一坛陈年的茅台酒,并且要贵妃田秀英,请来对他有大恩的嫂子,也就是懿安皇后张嫣,和他一起分享这次陈清扬带来的辽东大捷。

    在崇祯皇帝的心里,陈清扬是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是他识人之明的最好铁证!大明和大清之间常年征战,实际上从后金时期就已经打得你死我活了,只不过让人沮丧的是,朝廷的那些将领大臣们没有一个顶用的,越是围剿对方的实力越强,这些年辽东就剩下了宁锦防线的几座孤城,他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

    然而陈清扬的出现改变了恶劣的局势,这个举人出身的商人,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连续发动三次或明或暗的攻势,大清被他搞得狼狈不堪损失惨重,从这一点来看,收复辽东不是梦想,很可能会从陈清扬的手中实现,他朱由检即便到了地下,对着大明的列祖列宗,也无愧于心了,多么美好的前景!

    辽东取得的胜利,是大明的胜利,也是他这个皇帝的胜利,当然想与人分享了。而这两个女人,是他最为亲近的人,不管外人无论如何的努力,都比不上亲人在他心里的分量重,有高兴的事,首先就想到了她们。

    可是崇祯皇帝万万不曾想到,田秀英和张嫣她们身在皇宫,却时刻都在挂念着远方的陈清扬,女人的心思是无法猜测的,虽然短暂的见过几次面,可陈清扬就像是影子一样,在心里挥之不去。

    说是爱情,可能有这个原因,但也未必那么准确,最初是因为陈清扬的学识渊博和才华横溢,这样的男人格外有魅力,而后可能是陈清扬的战绩太过于惊人,美女嘛,总有些英雄情结的,仰慕转变为爱慕,也就不奇怪了。

    听着崇祯皇帝解说这个男人的功绩,她们居然有种骄傲的感觉,这才是值得倾心的绝世英雄,一个女人能和这样的男子相识一场,这辈子也不算虚度了。

    当朱由检说到司礼监和御马监的两个掌印太监,提议给陈清扬封侯的时候,张嫣不由眼前一亮,可她太了解这个小叔子了,语气中很是犹豫,似乎不想给这个侯爵,反正从朱元璋开始的老朱家的子孙,大都是这个德行。

    张嫣说道:“陛下,朝堂大事本来我们女人不该说话,可既然您问起来,臣妾认为,封侯是势在必行。我们大明如今外忧内患,正是最为危急的时候,封侯的好处显而易见,第一,关外有大清虎视眈眈,一直想要进军关内抢夺大明江山,需要陈清扬大人率领辽东诸将外御强敌,保证京师安枕无忧,收复祖宗打下来的土地,这是朱家皇族的心愿。”

    接着说道:“第二,自崇祯元年开始,关内先有高迎祥作乱,被孙传庭击败,接着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个逆贼,朝廷派了那么多的将领和大军前去征剿,耗费了那么多的钱粮,屡屡报捷却无法奈何诸贼,大明龙兴之地被屠戮掠夺一空,甚至连太祖皇陵也不得保全,臣妾不认为这些将军们会有什么起色,唯独还要靠陈清扬收拾局面。”

    又说道:“第三,朝廷面对两条战线,户部早就不堪重负了,豫南省和西陕省又灾祸频发,老百姓苦不堪言,若非有寜波府安远驿市舶司,向内库源源不断的提供税银,局面很可能难以收拾。”

    田秀英帮着说道:“陈清扬大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多的战绩,完全是靠皇上您慧眼识人,发现了这么好的一个栋梁之才,并破格授予钦差大臣和辽东经略的职务,有现在的局面,都是皇上的功劳,给陈清扬大人授予爵位,您的脸上也有光啊!”

    接着说道:“陈大人的这些战绩,正好堵住那些迂腐文官们的嘴,免得他们动不动就和皇家作对,甚至要皇上把内库交出来,补充朝廷的开支,真是岂有此理!”

章节目录

明末大导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深蓝的国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深蓝的国度并收藏明末大导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