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不怎么喜欢用刀,或许是因为他经历几个位面都接触的都是剑法上的强人的关系,总是觉得剑是王者之器,而刀更多的是霸者之刃,阿玉自觉脾气实在称不上什么强硬,自然更说不上霸道了,但是如今有的学已经很不错了,他也不好多求什么。再说了,人家茅十八肯不肯教还是一回事呢!

    茅十八能混迹江湖这么久,自然不是什么傻人,从他第一天到了这个偏僻的村落,听到阿玉说起那个金疮药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一些端倪,觉得让自己到这里治病,恐怕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小大夫的医术高超的原因,还有别的,比如保护这个小大夫什么的,他是知道了,这大夫和小宝只怕是生死之交,到了第二天清早,看到阿玉带着兄弟们在院子里打拳,射箭,心里更是起了明悟。

    想想这深山,想想这练武,只怕是小宝觉得这个兄弟功夫不行,让自己来帮着指点一二的吧!想想也是,这小身板若是没有点拳脚功夫,在这里生存还真是有些艰难,最起码这上深山打些大点的猎物是不用想的了,万一遇上危险,跑都来不及,不过他倒是没有想到,阿玉这拳脚功夫还是不错的,射箭也很有些章法,不像是没有基础的人,可是怎么学的都是杀伤力不怎么样的东西呢!就没有点见血的真功夫。

    其实这也是茅十八拿着大刀片子耍习惯了,这才见着阿玉的拳脚觉得杀伤力不够,真要是对人,这拳脚打斗上还是很有些威力的,至于射箭,那更是阿玉的传统项目,早就是到了一定的境界,如今这村子里也好,边上的猎户村也罢,阿玉的射箭本事也算的上头一名了。

    茅十八看了阿玉他们兄弟练武大概两天,又看到他们隔日就上山打猎,心下想了想,只觉得自己欠了小宝的恩情不少,就是这个小大夫虽说是看在小宝的面子上给自己治伤,可是好歹也是人情,这么几分加起来,似乎自己若是不给点说法,自己也不好意思了,便找了一个下午,阿玉在晒药的功夫喊了阿玉说话。

    “那个秦大夫,我茅十八是个粗人,不会说话,有什么就直说了,你这医术没的说,这才几天,身上就痛快了很多,原本我还发愁,自己怕是要废了腿脚,如今却是没有了这样的大难了,茅十八知道,这情是欠下了,不单是小宝的,还有你的,我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好东西拿的出来,要说钱财,小宝都比我多了,所以想着,索性就用自己的本事还上这份恩德,五虎断门刀是我茅十八的看家本事,是要传给弟子的,这是师傅当年说的,我不敢违背,也不敢收秦大夫当弟子,所以只要用别的,我这有一门暗器的本事,叫飞蝗石,听着简单,容易,其实厉害的是这手法,若是练习的精道了,用铁蒺藜,飞镖也能有大威力,一次三石,打中也容易些。对于秦大夫上山打猎很有些好处,不知道你觉得可好?“

    飞蝗石?阿玉一听这个名字,立马想起的就是那些个网络游戏,在那些游戏里,这简直就是新手必备的技能,要是武侠小说,那好像是七侠五义里白玉堂的本事,想来应该也不至于太差。再说了茅十八说的也不错,上山打猎用暗器确实挺方便的,真要是大刀片子,万一让官兵找上门来,也不好说不是,阿玉想想,安全第一,立马毫不客气的点了点头,

    “茅大侠说的是,山上用暗器和射箭是一个道理,还更省力些,倒是让你费心了,对了,我想问问,你既然对于暗器也多有涉猎,可知道飞刀怎么练?我对这个倒是很有些兴趣。“

    不是有些兴趣,而是很有兴趣,阿玉第一次发现,其实李寻欢的飞刀就是暗器的一种,只不过那时把暗器变成了名器一样的存在而已,若是能知道怎么练习飞刀,在加上自己李寻欢那里偶尔看到的,听到的一些理论,加在一起,说不得也能练出些名堂来,虽然不能成为第二个小李飞刀,可是也是一门不怎么显眼却杀伤力很大的防身本领,对于以后自己的穿越还是很有些好处的。

    茅十八不愧是老江湖,知道的就是多,这飞刀还真是知道怎么练,两人立马说到了一处。

    茅十八在秦家一住就是三个月,不单是治病,到了后来更是成为了秦家的武术教练,帮着阿玉训练着家中男丁,就是那些以前和阿玉学过些功夫,如今一个个成为了猎户好手的村中子弟,也跟着学了不少东西,毕竟那茅十八的江湖经验在那里摆着,很多都是用生命换来的,带着他们进山几次,就帮着打了好几头狼,还有几只大野猪,不单是给村子里添加了肉食,还解决了一些威胁。

    那飞蝗石更是成了村子里男人们几乎人人学习的本事,和射箭一样成了必备品,就是阿玉的那个三岁小堂弟,秦石也拿着扔石头当游戏,可见这普及程度有多大了。倒是阿玉,只是专心的学了飞刀,原因很简单,只有他知道这飞刀用好了所能产生的效果,而且也只有阿玉,有这个财力,让铁匠给他准备了整整十六把飞刀备用,其他人?还是用这大河边遍地都是的鹅软石代替的好。那个不费钱,是平民的武器!和板砖一样犀利不是!

    等茅十八离开已经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身上的病已经大好了,阿玉还附赠了不少的药丸子,有解毒的,有治疗内伤的,有金疮药,看的茅十八一阵的欣喜,他如今算是知道了,这秦大夫的本事真不是吹的,每一种药丸子都比外头那些庸医开的药方子好了不知道几倍,有这些东西,他在外头走动,危险就少了好些。心里琢磨着,这秦大夫既然这么喜欢学武,不如自己去做上一票,去弄点什么秘籍之类的过来,让秦大夫挑挑,说不得还能换点好药呢!

    看看,所以啊!学医学好了,真的是比学武更有用呢!想想天龙里薛慕华的本事,救人就让人拿出本秘籍来,这事儿干的绝对的有前途啊!阿玉也算是误打误着的开辟了新的路子了,他接下来几年是不用担心武学的事情了,虽然这样来的东西估计也不会高深到哪里去,可是好歹也够用不是,比他这么几次穿越下来什么都没有得着要好吧!

    不说这些了,关键是这次茅十八出去还有一个别的任务,那就是暗中保护小宝,阿玉知道,接下来,小宝该去五台山和神龙岛了,虽然他也知道,小宝所谓的危险,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可是若是有个茅十八在暗地里跟着,好歹也能让人放心不是,当然,阿玉也知道,这茅十八和神龙岛的什么胖瘦头陀比起来,实在是功夫差劲的很,可是好歹到时候也有个能给自己送信的人不是,光靠丐帮是不行的,看看,都几个月了,关于小宝娘的事情到现在也没有个信传来,他都给小宝娘找好下家了,只要小宝同意,立马就能多个爹。

    你说是谁?哎,不好找啊!家里太穷了不行,太富了人家看不上,人多了不行,人少了也不成,小宝娘不怎么会干农活不是!人太老实了不成,小宝娘估计看不上,太机灵也不成,以后小宝当官,说不得会惹事。

    阿玉觉得自己就不是当媒婆的料,把整个村子都翻了一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后来还是去镇子上的时候才找到了一个好人选,那是镇上一个小杂货铺的老板,四十岁上下,有两个儿子,大小子已经成亲,管着铺子,小儿子在镖局当镖师,,一家子都是本分人,那老板会想着再娶个媳妇,纯粹是因为想着等老二成婚就给孩子们分家,免得以后麻烦,然后自己在乡下买点田地自己过,想要找个伴。不求什么黄花闺女,也不求什么子嗣,只是想着人利索些,能说会道些,等着两个人结伴过日子,老两口能热闹些。更要紧的是人家看不上一般的寡妇什么的,就怕人家是为了他的钱财,以后给儿子找麻烦。

    小宝缺钱吗?这个绝对是不可能的,就是小宝手里一时拿不到,送不过来,阿玉这里不是还有一万两嘛,拿出一千两都能直接把这一户人家给砸晕了,这样一个条件不错,人不错,家庭简单,符合阿玉条件的人选可真的不多了,这要是丐帮再没消息,阿玉都不想管这事儿了。

    送走了茅十八,阿玉一边继续等丐帮的消息,一方面又开始第三次村子规划了,要说阿玉是爱折腾,可是这一次不是他要折腾,而是他大伯要折腾,这折腾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二郎也要成亲了,这让大伯突然对于家里的房子有了想法。

    如今他们家和当初刚搬进来的时候有些不一样了,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特别是阿玉的药房什么的,还有时不时有求诊的人住宿,让前面的倒座和正屋都成了阿玉的天下。

    倒座两边,一处是厨房和柴房,这是不会变的,而另一边原本的豆腐坊不见了,整个的豆腐坊的东西都已经让阿玉给卖给了别家,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这活计又累人,有不怎么挣钱,索性这生意还是让村子里其他人家做了算了,自家已经都要忙不过来了。

    大伯觉得也有道理,便听了阿玉的话,把这原本的豆腐坊变成了硝制皮子的地方,老秦家是村子里唯一的硝制皮子的人家,生意还是不错的。东厢房是药房,诊堂和药材库房,西厢房是三间客房,正屋中间是会客堂,东屋是书房,西屋带着耳房打通,则是阿玉一家三口的屋子。

    而后院才是大伯他们的住所,大伯住在后院正屋的西屋带耳房,东屋带耳房是大郎两口子,东西厢房是二郎和三郎的。

    按说这其实真的挺宽敞的,要知道老秦家的厢房都是三间的,正屋是三间四耳的房子,几乎考虑到了每一对夫妻都是三间屋子了,这多实在,一个小家足足有余。

    可是大伯心里还是有些顾忌,他曾想过,把自己村长的位置给自己的亲生儿子,把家业也全给亲生儿子,可是再想想却觉得不妥当,一来,这个家的家业几乎都是阿玉给挣下的,他可以沾点侄子的便宜,却不能不仁义,想要全占了,那自己把侄子拉扯大的情分估计一下子就能全没了,让自己儿子以后没了亲人兄弟可依仗,自己还能再活多少年?能不能撑到儿子长大成人还不好说呢!以后这石头必定是要靠着兄弟们照顾帮衬的。

    在一个大郎他们虽然是继子,可是这相处下来感情也好,他不能不为他们着想,这兄弟五个,说起来是一家子,可是真要有了矛盾什么的,分起来也快,毕竟复杂了些。

    加上如今这些孩子一个个都开始娶亲,生子了,他总要早点做准备,下个决断,不能拖着,若是时间长了,这人心变了,到了后来弄得不可开交的,只怕事情就不好处理了。

    正是由于这个想法,大伯让阿玉住了前院正屋,算是把阿玉正是放到了台面上,也表明了,以后阿玉成为下一任村长的意思,其实就算阿玉不住在那个象征意义大的屋子,家里的孩子们这个时候也不会和阿玉去争,从一开始,阿玉就一直占据着首领的位置,从小时候的学武,挣钱,到如今的学抓药,学认字,一个个都是把阿玉当成了师长一般的来对待,就是大郎的媳妇,也不敢多嘴。

    不过大伯的心意总是好的,是在为阿玉清理路障,他怎么能说不?难不成告诉大伯,自己还有十几年就得死翘翘?告诉大伯自己能看着他儿子娶亲就不错了?那估计,这大伯能哭死!

    不管怎么说,在建造房子,把每一个小家都折腾出一个住处,阿玉还是赞成的,毕竟以后若是没有了自己,这些个兄弟们想要一次性解决这些问题有些难,估计要拖上好久,还不如自己帮着做了,也算是给儿子留个情分下来。

    阿玉如今有钱!一万两呢!大伯虽然不知道小宝送来了多少东西,可是有一点是知道的,必定送了些银子过来,看阿玉这最近往家里买高档药材的手脚有多大就知道了,他把这孩子养这么大,这一点还是看的出来的。

    既然手里有钱,那就把这事儿早点折腾好了才是,也好让他放心不是!

    阿玉划拉了好些方案,最终由大伯选定了一个,那就是在围屋的西面,靠这农田的这一面也和东面一样扩建,只是这一次不是建上三个目字的院子,而是连在一起,建四个三进的小院,小院的形状就是阿玉家如今这样的,倒座加正房,在家后院,,只是这前后院的厢房不再是阿玉这里三间的式样,而是两间的,这样一来,三个目字加上两条横道的长度,建上四个连在一起的三进院子就足够了。因为这四家相连,每一个院子后院的正房的后墙几乎就是后一进院子倒座的墙壁,没有了正前房开门的可能,所以每一家的门都直接开在倒座和厢房间隔的地方,看着倒是也很是妥当。

    因为这一次是属于计划建设,不是马上开工,阿玉和大伯商量,是不是等着三郎成婚后在开始建造,这样的话也让他们多点时间折腾点私房银子,到时候搬家也能松快些,多攒点家底。毕竟这样的建造房子,相当于分家,不能急吼拉楼的办,不然说出去好像是把他们赶出去一样,不好听。再说了,他最近发现各家牲口越来越多了,这前头的牲畜棚子有些不够用,到时候,想着是不是在最后头也建上一长溜的棚子,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大伯想想,也觉得有道理,顺带也和阿玉说了,自己关于田地的意思,这田地说是都属于大伯的,倒不如说是阿玉的,他要分给继子和亲儿子,等于是侵占了阿玉的利益,虽然他也知道,自己说话阿玉肯定会听,也不会说什么,知道自己不会太委屈亲儿子一样的侄子。可是他总要听听阿玉的意思,他准备以后等分家的时候,大郎他们和秦石一样,一人四十亩,看着和三百七十八亩的总数比,实在不多,可是谁让这都是阿玉的银子买的呢!就这也是沾了大便宜了,已经是大伯仗着自己的身份,给自家的亲儿子,继子搂好处了。

    阿玉听了没有什么意见,就他来说,只要把自家的医馆弄好了,这就是他儿子以后传家的本事,比田地也不差什么,大伯说什么就是什么,小爷有钱,好几张银票呢!再说看看数字就知道了,大伯还是知道分寸的,把大头都给了自己,他还能说什么!够当地主了就成了,还有二百一十八亩地,每年的租子也能有二百两,有什么不够的!

    倒是大郎他们听说了之后,三兄弟给大伯跪下行了大礼,作为一个继子,还是一来就是三个,大伯能给他们管着吃喝,讨了媳妇,学了手艺,如今还要给他们造房子,分家业,这恩情,比着亲爹也不差什么了,对于阿玉的地位他们更是从来没有想过。他们自己也知道分寸不是,大伯和阿玉能想到他们,房子,田地什么都安置的好好的,不用他们费一点的心思,宽厚的已经让他们不知所措了。

    至于大伯娘!虽然对于大伯把自己的亲儿子秦石都要一起分出去心里多少有点不自在,可是她也不是傻子,这家业怎么起来的是看的一清二楚,全是阿玉折腾的,让她说出把阿玉的东西夺过来给小儿子,她也说不出口不是!

    更要紧的是,这一次大伯做得很是公道,一家五个小子,阿玉不算,剩下四个,田地,房子那是一模一样,虽然大家心里也清楚,大伯必定还会有不少的私房留给石头的,可是这个大家也能理解,毕竟那才是他的亲生的儿子,面上能做到这一步,已经能让所有人竖起大拇指赞一声好胸径了。

    不管怎么说,大伯这是从根子上一下子解决了家庭危机产生的可能,等着二郎媳妇进门,三个媳妇相处必定能不错,毕竟已经没有了可以挣的东西了不是!各家都分好了,就等着老三媳妇进门开始建房子了。

    至于这大郎他们分出去后大伯他们的住所,大伯表示,到时候吗,他就住到分给石头的院子里,也就是那四间三进院子中的第一间,这大宅子到时候直接全给了阿玉,并且和阿玉商量好了,让阿玉一家子搬到后院,把前院的正屋利用起来,办一个学堂私塾,让村子里的孩子们也有个读书的地方。

    这几年从阿玉教导家里的人读书识字以来,大伯越来越觉得读书的重要,不说别的,往来信件总是比传口信靠谱吧,若是子孙后代里能出一个正紧的读书人,老秦家又该是怎么样的发达!

    阿玉已经有了儿子了,石头也长得健壮,看着就是个好孩子,家里也不愁吃穿了,他们供得起读书人了,不求孩子们立马就能科考做官,只要能这么读下去,一代代的,总能出个秀才什么的吧!就这样,估计也能算得上是书香人家了,大伯其实还是很在意这些的,他回到了家乡,可是却又不是家乡,同一个滁州,这里什么都好,可是却不是祖宗们埋骨之地,他想着,等着这里正紧的全安生了,也许他也该回去看一看祖坟了,有阿玉在,这祖坟冒青烟其实也能想一下的,看看,如今好歹也是出了一个名大夫不是!

    也许大伯真的是年纪大了,想的越发的多了起来,也许这是属于男人的更年期?阿玉不知道,他这会儿没心思想这些有的没的,因为丐帮终于来信了,带来了小宝关于他老娘处理的意见。

章节目录

[综武侠]和武侠主角同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风雨琉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雨琉璃并收藏[综武侠]和武侠主角同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