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慎言的赖皮,王子凌和贺小双都有些好笑。(云来阁小说文学网www.yunlaige.com)

    王子凌问道:“边教边学,边学边教,你一开始就设计好的?”

    许慎言道:“不错,等第三期的招来后,第二期学员中的优等生又可以胜任第三期的教学任务。这样一直下去,最终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大到什么程度?”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我们的学院。当然那时不一定全都叫萍城理工学院,有可能叫申城科技大学,也有可能叫京城大学,随便叫什么都成。也有可能不叫学院或大学,而是叫小学、中学什么的,怎么都成。怎么也得建它个十万所吧。”

    王子凌想象着那番盛况,却发现自己怎么也想象不出。有人的地方,就有学院,这得是多么狂妄的人才能想出这样一个想法啊。

    其实他并不知道,许慎言在刚才的话里狡猾地偷换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学院的定义。

    按后世的说法,学院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规模自然很大,几万人的大学司空见惯,但数量并不多,全国也只有几百所而已。

    小学,中学的数量则有几十万,基本实现了有人的地方,就有学校。但规模和投入自然远逊于大学。但要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学院,就算是后世也做不到。

    许慎言见识过后世的教育规模,因此丝毫不以为意,但却是吓到了王子凌。

    “多久做得到?”

    “也许十年,也许百年,也许更久,没有人知道到底要多久,但总会实现的。”许慎言高深莫测地说。其实他这就是句废话,跟没说一样。

    “这真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计划。我都没敢想象你的心竟然这么大。”

    “从一开始我就没想着小打小闹,要玩就玩一场大的。”许慎言傲然说道。

    “好,我们一起,要玩就玩一场大的。”王子凌激起豪情,大声说道。

    “打断一下,”贺小双打断两位抒情,说道:“问个现实一点的,两位计划这么大,钱呢?钱从哪里来?”

    “我记得早就说过,钱,真他妈不算什么,怎么会是个问题?”许慎言不满地说。

    贺小双尴尬地说道:“我可丝毫没有怀疑许哥儿的意思。只是我想,建十万所学院,就算不计以后的投入,刚开始总得投入一千两银子一所吧,那十万所是多少?一亿两银子?”

    “三哥数学学得不错。”许慎言赞扬了一句。

    贺小双红了脸,却是不屈不挠地看着许慎言,说道:“一亿两银子,从哪里来?要是加上以后的投入,那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对呀。”这样一算,王子凌也明白过来了,敢情刚才说的都是空中楼阁啊。

    “奥妙就在那个半工半读上面。”许慎言也不逗他们了。这两个以后是要和他并肩战斗的,他在很多事情上都要倚重他们,多了解一些很有必要。

    许慎言解释说:“半工半读,这就是说工与读是齐头并进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读是为了学知识,工却是为了应用知识。边读书边工作,看似读书时间被压缩了,实际上在工作中应用知识,学员们对知识就有了一个最直观的认识,这将使得读书的效率大增。而且做工能够解决绝大部分资金的问题,以工带学,以学促工,工学互补。”

    “那就是要开十万个许氏工坊了,可是开这么多,你管得过来吗?能赚钱吗?”

    “所以你们始终没有明白一个概念,萍城理工学院只要取得成功,很快就会有张慎言、李慎言站出来,开一所张城理工学院、李城理工学院,至于这些学院是不是我开的,有什么要紧的?这个世界上有钱的人总是有很多的,商人逐利乃本性,根本不需你我*心,几千几万个学院都能很快建起来。到时候不光是许氏工坊,张氏工坊、李氏工坊将遍地开花。不仅是制造玻璃,炼钢炼铁,造车造船,造纸织布,制衣制鞋,行业千千万万,哪个不能赚钱?只要经营得法,我说过,钱这玩意,真算不得什么。我只需开风气之先,让人知道办学能赚钱,其他的事我根本不关心。”

    “许哥儿这格局、心胸,不是我们能望之万一。”贺小双叹息着说。

    “我现在只怀疑一件事,许兄弟这些事情,你是从哪学来的?我翻遍古书,绝找不出你说的这些来。”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许慎言当然无法说。

    王子凌对他这惫赖模样当真无可奈何,好在他并没有穷根究底的意思。

    谈话告一段落,贺小双和王子凌便告辞出去。

    许慎言坐在那里,看着报名表,心中却陷入了沉思。

    他在两人面前说得轻描淡写,似乎目标唾手可得,其实中间有多少艰难险阻,他比谁都明白。

    观念的碰撞,传统势力的阻碍,经营的风险,包括皇权在内的士人阶层的政治压迫,等等,很多因素都会危及到学院,甚至直接将学院淹没。

    有时一旦失败,便是灭顶之灾。

    他的内心并没有外在表现的那么乐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还不能让任何人都看出来。这使他觉得自己过得非常辛苦。

    但是,他从不为之后悔。

    男儿生于天地间,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成得了什么事?

    他有的是激情满怀,有的是豪情壮志。纵有艰难险阻,踏平它,冲过去!

    王子凌来到教学楼五楼。

    他还没来过这里,因为平时这一楼层是被锁住了的,他很好奇许慎言会用这一层楼来干些什么?

    一个女孩子正坐在走廊上绣花。她绣得很认真,眼睛紧紧盯着绣布,手上飞针走线。太阳照在她的身上,绣布上,飞舞的绣花针上,不时闪出耀目的光芒。

    王子凌惊呆了,他痴痴地看着那个阳光下的少女,只觉天地间万物都已失色,在这位惊人美丽的少女面前,鲜花算什么?明月算什么?

    统统都不算什么。

    他的眼里此刻只有这位少女。

    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端了一盆衣服准备出去洗,一出来就看到了王子凌。

    “你找谁?”妇人问。

    王子凌终于回过神来。那少女抬起头来,看见他,脸上忽然升起红晕,却没有马上收起绣布回屋去。

    “学生找陆青云陆先生。学生是萍城理工学院负责招生的,叫王子凌。”

    “你就是秀才王子凌?”妇人惊喜地说道:“许秀才这两日没少在我们面前说起你,说你是他的大帮手。”

    “许兄弟说起我?”王子凌很惊讶,这是他未曾料到的。

    那少女听到“王子凌”三个字,脸上更红了。很快收拾好绣布进屋去了。

    王子凌更料不到的是,许慎言私底下还是一个颇为八卦的人,他看到陆筠瑶后的第一个念头,竟然就是:“她跟王兄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呀。”

    所以一路上他没少跟陆家提王子凌,陆家人自然很容易便看穿他的心思。

    今日陆氏看到王子凌,细细打量几眼,见他眉清目秀,容貌竟比那许秀才更胜几分,心中满意极了。

    “先进屋来坐坐吧,我家老头子和两个小子到集市上去买东西了,很快会回。”陆氏热情地说。

    王子凌倒是很想进去,那少女正在屋里呢,不过他是一个守礼的人,便笑道:“不了,学生就在走廊上等会。”

    陆氏听了更满意了,小伙子知书识礼,难得呀。她越看越高兴,便陪着王子凌说起话来。言语间不外乎就是问王子凌家中情况,父母如何,兄弟姐妹如何之类的。

    正查户口呢,陆青云和陆家兄弟回来了,陆氏介绍了一下,便笑道:“瞧我,衣服还没洗呢,你们聊。”

    王子凌见过礼,说道:“听许兄弟说陆公子和陆小姐准备进学院读书,学生来了解情况,办一办手续,顺便来看看有没有要帮忙的。”

    “许秀才大仁大义,连犬子犬女都记挂在心上,陆某人真是感恩戴德,只是辛苦王公子特意跑这一趟。”

    “不敢当,不敢当。”王子凌连忙说道:“学生才识浅薄,但能替陆先生略为分忧,便是十分的荣幸,哪敢当得辛苦二字。只要陆先生在此地住得略微舒服点,学生就是跑断腿,那也是应该的。”

    这番话说得陆青云眉开眼笑,连忙将王子凌请进屋里。又叫上茶,端茶出来的却是陆筠瑶。

    情况了解完毕,手续办好,陆氏邀请王子凌吃过饭再走,这次王子凌没再拒绝。

    萍城理工学院第一期招生名单如期产生,名单以发放录取通知书和在五村张榜的方式同时发布。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第一期名单不止四十五名,而是五十一名。多出来的这六名分别是王子凌兄妹、许心兰和贺氏三兄弟,他们并不占用那四十五个名额,当然待遇也与那四十五名学员不同。

    四十五名学员中,有女孩十四名,几乎占了三分之一,这让许多人大惑不解,难道这些女孩比男孩子还优秀吗?这个消息在鼓舞了很多女孩的同时,也让人们对“女不如男”这一传统观念第一次产生了怀疑,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卫道士们不屑的议论声。

    同时,五村之外,也有数人入选。

    由于宿舍楼还在建,这些人只能先住在教学楼一楼的教室里。

    陆家兄弟和陆筠瑶都在四十五人名单中,因为他们识字比较多。这并不奇怪,学绘画的人必然要学一些字。

    名单公布出去,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名单公布以后,就等着开学了。

章节目录

明朝官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禹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禹嘉并收藏明朝官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