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话说现如今只要是一部电影上映了,甭管有名没名,总会例行询问您觉得这部电影的票房会有多少

    也好,至少说明市场化已经深入骨髓

    对于参与电影人或者导演来说,刚开始那几年,大家还都比较谦虚,碰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会回答:“我觉得能被观众喜欢才是我们只做电影的目的。”

    再过几年,市场愈发明朗,再有记者提问,他们就开始扯皮了,什么三亿、五亿随便吹。

    这其中的佼佼者要输新画面的张卫平

    这位爷是个猛人,满城尽是大波妹上映的时候,他说了张一谋这部电影票房能有5亿;

    三枪拍案惊奇上映的时候,他又说了,这部电影的票房能有5亿;

    金陵十三钗,他更狠了,直接喊出了内地十亿,北美过亿,全球4亿美元的口号

    以前评价一部电影,大都会从光影、剧情影射的东西或者有没有可能拿奖这一类比较艺术性的话题剖析,分解。

    艺术通常都是高傲而且远离群众的。

    所以,好莱坞商业片才能真正意义上占领全球。

    对于这一类的问题,许辉则充满信心表示应该不会比风声的票房差到哪

    截止10月20号,上映三个礼拜的风声拿下了24亿票房,创造了类型片的记录。

    都是许辉参与的电影,这么类比当然没有问题

    哪怕许辉吹了票房超过那些年,那也是他自己的事。

    也有记者找不自在故意挑刺问许辉哪来的信心,然后炮辉就给他列举了一堆的数据。

    “我参与的三部电影,绣春刀21亿,那些年5亿,风声24亿,总不能越来越低吧”

    好吧,你说的很有道理。

    “失恋33天上映在即,主创人员表示很看好其票房表现力,据悉,该片为许辉主演的第二部电影,并且担当编剧一职,我们有理由相信许辉会带给大家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

    这是收了钱的公关软文。

    “狂妄自大还是有所依仗前日,记者采访了津门宣传的失恋33天剧组,作为该片编剧兼主演的许辉似乎很有信心能凭借此片再创票房佳绩”

    这就是典型的钱没到位的媒体刊登的文章。

    炮辉不是姜闻,让子弹飞之后,一步之遥明明很烂,却有一堆人帮着吹经典你觉得不好看,是因为你智障,理解不了姜闻的用心

    无语

    老徐一开始还有点谨小慎微,毕竟是首次执导商业类型片,而且失恋33天几乎是零成本制作。

    贴片广告卖的太火爆了

    媒体试映阶段,专业人士认为整部电影情节有些拖沓,而且很多应该用笔墨重点勾勒的剧情,被她一笔带过,反倒是很多画外音没有必要保存。

    他们看来这只是一部相对来说还算成熟的商业片

    至于票房,这帮人表示不太看好

    老徐把自己的担忧说给许辉,许辉只是换了个姿势,继续鼓掌。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专家们的眼光通常会跟实际情况相悖,得到这帮专家的忠实回馈,炮辉蛮高兴的,在他看来,离专家越远,离市场越近。

    中国电影市场化是冲2002年开始的,哪来的市场预测专家

    不都是带着老式的眼睛看人嘛

    一般来说,一部国产电影的票房潜力最多维持三个礼拜,就算是战狼2也逃不过这个定理。

    更何况失恋33天这样一部小成本的国产2d电影。

    许辉从来没想过失恋能霸占票房排行榜多长时间,在他看来,能赶在2012上映前,好好捞一笔,然后归于平淡

    他从来没考虑过失恋33天能够打破那些年的票房纪录。

    观影的主力人群不一样,那些年的主要观影人群有个很大的群体学生,可是失恋针对的是已经25岁以上的白领阶层。

    很可惜,2009年这个阶层的中国人是向往美国大片的,也就是2012那样的特效片

    不过,凭借许辉的号召力,再加上市场的口碑,炮辉还是原因相信失恋33天在20天内收割超过2亿票房。

    结束了为期五天的巡回宣传,10月22日周四,京城国际影城,失恋33天迎来了首映。

    老徐的人脉真不是盖的。

    当天来参加首映的名人、明星忒多。

    汪朔、冯晓刚、王忠军、叶大盈、赵宝钢、李鸭鹏、葛大爷、张国粒、徐凡当然还有姜闻

    感觉两周前举办的金鸡奖貌似都没这么多明星参加

    跟老徐的人脉相比,许辉就有点拿不出手了,吴景、邓朝、刘思思,对了,还有刘亦非

    刘亦非是跟着邓朝一起来的

    许辉在看到刘亦非的同时,他正好在跟刘思思说话

    有种被撞破奸情的感觉,差点没有落跑

    好在两个妹子还算和谐,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只是互相不理人而已

    哎,还想着左拥右抱,洗洗睡吧

    对了,炮辉最近突然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看来男人过了25,就必修要适当调养,这句话果断是真理啊

    冯晓刚的2009分外得意,虽然没有新作上市,可他多年的夙愿达成了。

    集结号成为金鸡奖的最大赢家

    别看冯晓刚表面上经常说什么我拍电影是为了观众,又不是为了拿奖

    可他心心念念的就是得到那帮专家的承认,否则,他也不会在世纪之初专门参加开罗电影节

    正在制作的唐山大地震已经进入后期拍摄阶段。

    应该也是从这一届的金鸡之后,晓刚导演想着往艺术、剧情方面靠拢。

    比起另外两位大导演,他还差的就只是奖项了。

    感觉自己的路走的很对,先团结群众,然后再谈艺术

    冯晓刚原本不想参加这个首映的,不过,谁让对方是徐静磊呢,就算不给老徐面子,汪朔的面子也得给啊

    “嗯,我觉得徐静磊这一步走的很对,商业片已经是最主流的电影,总是专研在文艺片只会离群众越来越远;”

    “当然,徐静磊的导演能力有目共睹”

    随便应付了几句记者,冯晓刚找到了汪朔,坐在他身边。

    顺着老大哥的眼神看去,台上的许辉正在接受主持人经纬的采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章节目录

生于1984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老徐牧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徐牧羊并收藏生于1984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