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如鹤回京之后三天两头被召进宫里。不是赵瀚本人召见就是费氏姐妹相请在外人看来自是恩宠至极。
    这天太子赵匡桓在文华殿读书赵瀚带着费如鹤亲自来督学。
    对于这个舅舅赵匡桓感觉有些陌生但又对其威名如雷贯耳。他的同学当中也有颇多费大都督的崇拜者。
    黄宗羲正在讲《三原论》众官看到皇帝来了皆欲起身拜见。赵瀚却抬手制止让他们不要乱动教学活动继续进行。
    包括黄宗羲在内大家都有些紧张赵匡桓更是忍不住多次回头看。
    “心无旁骛!”
    还是黄宗羲最先冷静下来用戒尺敲打桌面提醒太子爷不要频频走神。
    上课上到一半有个中书舍人来了。他没有获准入内又不能随意走动只得站在门口一直苦等。
    直至放学闲杂人等都获准离去赵瀚才说:“进来吧。”
    赵瀚过去坐了主位太子和费如鹤坐在两边的下首位。黄宗羲、胡梦泰、李顒以及闻讯赶来的张岱全部稀里糊涂的依次落座。
    “臣范必英拜见陛下!”
    中书舍人趋步上前拜见接着又向太子等人见礼。
    赵瀚指着此人介绍:“这是范文正公(范仲淹)的十八世孙名必英字龙仙。”
    赵匡桓和李颙都肃然起敬朝着范必英拱手致意。
    赵瀚笑着对张岱说:“张卿认识他吧?”
    张岱回答说:“回禀陛下臣与其亡父是故交臣也曾多次到范园做客。”
    赵瀚又问范必英:“你可知朕招你来此处是何意?”
    范必英忐忑道:“臣实在不知。”
    赵瀚扫视众人说道:“江苏布政使徐颖下令全省清查田亩又鼓励百姓举报破坏田政之举。近日徐布政又上了一封密揭说有数十范氏子弟联名举报范氏族长以义庄的名义强行收走私田。当初分走范氏义庄的农民每人都必须拿出一亩好田聚少成多重建范氏义庄。”
    范必英面露惊骇之色连忙跪下辩解:“陛下容秉先父亡故已然十载。即便在世之时也从不过问族内事务。先父虽出身范氏主宗但家境早已破落不得已甚至做了……赘婿为官之后才恢复范氏本姓。”
    赵瀚冷笑:“这次侵占民田为范氏义庄就有你两个兄长的份。他们仗着你父亲生前的名声在乡间到处串联倡导把不肯交田的范氏子孙都斥为数典忘祖之辈!”
    范必英吓得浑身瘫软差点没当场昏死过去。
    赵瀚一脸阴沉道:“徐布政正待查处此事命令刚下达到吴县地方官员就压着不办反而还写信劝徐布政收手。吴县那些读书人聚集上百人之多联名向徐布政施压。说什么范氏义庄是吴县的文脉脊梁万万不能轻易毁弃……”
    赵瀚随即问范必英:“徐布政在密揭里说这件事他打算严惩杀一批关一批流放一批革职一批。你觉得这样处置是否妥当?”
    范必英硬着头皮回答:“极为妥当破坏田政之人该当严惩不贷!”
    赵瀚又问赵匡桓:“太子觉得呢?”
    赵匡桓心里已经明白父亲选在文华殿处理此事是要亲自给他示范如何治国。当即说道:“父皇孩儿不知此事原委。诸位先生都教导孩儿治国应当谨慎不知前因后果不可轻易做出决策。那范氏义庄究竟为何物?”
    赵瀚对儿子的回答非常满意目光投向张岱:“张卿给太子说说范氏义庄为何物?”
    张岱起身陈述说:“范文正公第三次被贬时在家乡吴县置地千余亩设范氏义庄救济宗族贫困之人。又在义庄设立义学教导宗族贫寒子弟读书便是异姓贫寒子弟也能读书。范氏义庄从设立至今已有五百年之久历经宋、元、明三代而不衰。在我大同新朝分田之前范氏义庄已有数千亩地为天下义庄之典范。”
    赵瀚问儿子:“你觉得如何?”
    赵匡桓回答:“父皇孩儿认为这是好事但破坏了田政实属不该。”
    “那朕就来说说这个天下义庄典范这个吴县的文脉脊梁五百年来是怎么运作的”赵瀚扫视众人视线相触者纷纷低头躲避“范文正公设立义庄自出于好心。可他的次子比他本人官做得更大大肆收买民田扩大范氏义庄的规模。还从宋朝皇帝那里弄来各种褒奖弄来各种赋税减免范氏义庄几乎就是不交赋税的!”
    范氏义庄不交田赋?
    赵匡桓和李颙都颇为吃惊纷纷朝堂下跪着的范必英看去。
    赵瀚继续说道:“到了元朝范氏义庄完全免征田赋。有苏州官员打算向范氏义庄征税立即被范氏族人告到元朝皇帝那里。明朝开国江浙地区征收重赋范氏义庄也不例外已经到了无法维持的地步。张居正死后一条鞭法彻底变形范氏义庄借此死灰复燃变得比以前更加兴盛。范氏义庄该上交的田赋全都摊在贫苦百姓头上逼得多少农民倾家荡产!没有飞洒诡寄的田产范氏义庄也隐瞒起来一两银子也不上交朝廷!”
    “嗙!”
    赵瀚猛拍桌子大怒道:“大同军收复江南之时已经给范氏义庄定了性。范氏义庄的田亩也就近分给周边农民获田者也大部分是范氏子孙。朕尊崇范文正公不想恶待他的后人当时只杀了几个臭名昭著者。这才过去十年范家又有人卷土重来真当朕死了吗?真以为朝廷的刀锋不利乎?竟还有那么多官员和读书人给侵占民田的范家求情!太子你说范氏义庄是什么东西?”
    赵匡桓仔细想想整理措辞道:“范氏义庄明着救济族人和乡里得了大大的名声。实则慷朝廷之慨把本该朝廷收走的田赋用来做善事邀买自家名声。坏得很!”
    “何止”赵瀚说道“范氏义庄在前明时飞洒诡寄坑害了不少吴县农民。数千亩良田不给朝廷交税全部用来救济的宗亲和乡里?拿出多少来救济还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他们不仅邀买名声还损公肥私!跟曲阜孔家有何区别?”
    突然范必英磕头疾呼:“请陛下彻查此事哪个姓范的破坏田政须当全部法办不容轻饶。便是臣那两个兄长该杀就杀该流放便流放。严肃查处才能正本清源莫让他们坏了祖宗文正公的德行名声!”
    “很好你去查”赵瀚说道“你也别做中书舍人了改任督察院廉政官跟随同僚一起去吴县彻查!”
    范必英听得目瞪口呆好几次欲言又止终于还是喊道:“陛下信任微臣臣自当大义灭亲以报君恩!”
    范必英只能在督察院混了结案之后甚至这辈子都不敢再回老家。一代名臣之后范仲淹的嫡系子孙被皇帝逼得只能做六亲不认的“酷吏”。
    范必英完全没得选择他敢不听话必遭兄长连累估计连儿子都将失去做官资格。
    因此越想越愤怒不是埋怨皇帝而是埋怨兄长和族人。
    他爹幼时贫寒除了能在义学免费读书也没受到过范氏义庄多少接济。为了生存他爹甚至做了赘婿直到考中科举才真正翻身。
    对于范氏义庄他爹没得啥好处反而在做官之后用贪来的银子给义庄捐田。
    范必英本人更是没享受到义庄的好处如今被坑得差一点就丢官。在他心里已经把族人和义庄当成祸害无论如何必须给解决干净。
    分族迁徙!
    范必英已经决定了等案子了结就上疏请求把范氏分族迁徙一批前往河北落户。以前已经分族迁徙了但还不够还要接着迁才行。他对家族处理得越狠就越能得到皇帝的器重反正要被族人戳脊梁骨不如就往死里下手。
    费如鹤全程旁观一句话都没说。
    他知道赵瀚是啥意思无缘无故请自己看这一处好戏。无非是在敲打他费大都督千万不要去破坏田政通过族人经商捞钱也该克制些。
    赵瀚挥手屏退众人范必英冒着冷汗离开。
    赵瀚问赵匡桓:“太子今日观政都有什么收货?”
    赵匡桓仔细想了想:“忠良之后不一定是忠良。圣贤之后不一定是圣贤。不管是吴县范家还是曲阜孔家都要按《大同律》处置不能给他们格外优待。这些名人的后代真要胡作非为起来依靠祖宗留下的好名声反而对国家的危害更大。”
    此言一出当场就有人面色剧变。
    完了太子有这种想法恐怕登基之后不好糊弄劝他优待士绅也不容易办到。
    “还有呢?”赵瀚又问。
    赵匡桓迟疑片刻摇头说:“父皇孩儿愚钝实在想不出来。”
    赵瀚告诫道:“一个人名声再好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在做什么。就如这范氏义庄存世五百年不倒名气越来越大田亩越来越多成了天下慈善之典范。他们典的是哪门子范?”

章节目录

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