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十四年的时间,当李慈再一次站在太极宫前的殿庭上时,一时间竟是有些莫名的感慨。</p>

    当年他随父亲李衿入宫面圣,后来在太极宫中太宗陛下又亲自授予他安西大都护府司马一职,将他送去安西大都护府。尽管现在太宗已经不在,但是他李慈也没有辜负太宗的期望,不仅将安西大都护府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历练到了很多能力,有足够的能力回京为接手兵部做准备。</p>

    当然,李衿并没有让他做到兵部尚书就止步的意思,按照李衿的安排,李慈的未来必然是永徽皇帝的三位宰相之一。</p>

    其实这也是太宗的意思,从李慈受命安西大都护府司马离开长安之后,李衿拜为太子宾客开始,太宗就已经开始布局,为了永徽皇帝能够拥有一些可靠的左膀右臂,太宗可谓是不遗余力。</p>

    而既然太宗如此信任李衿与李慈父子二人,那他们也必须要为皇室尽忠。</p>

    见着李慈楞在了殿庭上,李衿悄悄瞥了瞥两边的宫阙,然后碰了碰李慈的手肘,低声问道:“阿慈,怎么了?是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p>

    皇帝想要重用李慈的事情并不是什么机密,自从之前永徽皇帝将原兵部侍郎一家查抄之后,李慈的调任就在长安之中沸沸扬扬地传开了。</p>

    在朝中,尽管当年太宗已经将太子余党清剿干净,但是必然会有与如今的永徽皇帝作对的官员在,而这些人,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是站在了李慈他们的对立面上。</p>

    所以李衿才会询问李慈是不是感应到了什么,他就是怕李慈这才回京便已经被那些人给盯上了,并且准备对他动手。而且李衿可是知道,当年有了太宗赐予的那柄阎罗刀之后,李慈的修为在这十几年里突飞猛进,如今境界可比李衿高上了不少,自然能够察觉到他李衿察觉不到的危险。</p>

    而被李衿这么一打扰,李慈也没有了感慨的心思。他朝李衿笑了笑,解释道:“没事,只是时隔多年看到太极宫,突然有些感慨罢了。”</p>

    “没事就好。”李衿走到李慈的面前,替他整理了一番官服,一边顶着周围关注的目光,一边小声说道,“这次回京,你可得注意一番。兵部侍郎的权责虽然相较于其他几部来说有些名不副实,但实际上也算是个肥差,所以朝中还有不少人盯着这个位置。</p>

    未来在这个位置上做事,一切小心,别被别人抓到了把柄。切要记得,兵部侍郎并不是你的终点,站在了陛下这边,未来还有机会升迁。</p>

    至于我这里,你也不用担心,待陛下要拜你为尚书之时,我自会请求告老,不会给别人留下把柄耽误你的前程的。</p>

    还有一件事,你去兵部正式任职之后,多多注意一下现在的兵部尚书……你现在在这个位置上,那也算是白白到手的政绩,没必要弃之不取,而且……他也不是陛下的人。”</p>

    在听到李衿说的那句“他也不是陛下的人”之后,李慈的瞳孔顿时缩小,立刻就明白了李衿想表达的意思。但是想到李衿这番遮遮掩掩的模样,他立刻收住脸上的表情,轻轻点点头,小声回应道:“我明白了。”</p>

    “明白就行了。”李衿点点头,随后挥挥衣袖转身朝着太极宫走去,“走吧,早朝时间要到了,今天第一天上朝,可别把你在安西的坏习惯带到这里来,给陛下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p>

    ……</p>

    这日的朝会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除了每日必行的高级官员汇报工作之外,还有便是永徽皇帝亲自欢迎了李慈这位新晋的兵部侍郎,这也算是朝会之中不多的波澜了。</p>

    而在朝会之后,永徽皇帝专门派了一名太监过来叫住了李慈,请他去御书房中一叙。</p>

    自大唐开国以来,能够进入皇帝御书房的大臣除了历任的宰相之外屈指可数,并且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皇帝近臣,这已经是朝廷上的一种惯例了——也就是说,能够进入御书房,便说明皇帝已经将其视作亲信。</p>

    而自李慈回京之后,永徽皇帝便毫不掩饰地表示出对李慈的亲近,虽然他并未明确表示出李慈的立场,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的意思。</p>

    而今日朝会之后,永徽皇帝再将李慈招入御书房之中,更是当着朝廷百官的面毫不忌讳什么。并且最重要的是,没有人知道永徽皇帝和李慈在御书房之中说了些什么,甚至事后李慈面对自己父亲李衿的时候都闭口不谈御书房密谈的事情。</p>

    走出御书房,站在书房外的庭院之中,李慈回头望了望房门紧闭的御书房,渐渐地平复下了心中的慌乱。</p>

    即使是他也没有想到,他这几日才回京,永徽皇帝便将如此重要的事情告知了他,并且要求他在必要的时候站出来,协助三位宰相整肃朝纲。</p>

    永徽皇帝固然是看中了他的实力,但是一开始便将如此重任交付于他……这还真是看得起他啊。</p>

    跟着太监离开庭院的路上,李慈心中思绪万千。</p>

    这皇宫之中到底是哪一位有如此雄心?竟是连常人所不敢想的皇位都敢惦记。并且就连永徽皇帝对其都讳莫如深,这足以说明对方的影响力之大甚至隐隐还要超过刚刚即位的皇帝。</p>

    是先皇身边的人?但是凡是先皇身边的大官大爵,除了那几位宰相之外,都告老得告老,清剿的清剿。除非是那几个宰相……</p>

    一想到这里,李慈竟是有些不寒而栗。果然这长安就如自己父亲所说那般,没有一个人是简单的。</p>

    而就在李慈愣住思索这些事情的时候,前面带路的太监尖声道:“李侍郎,我们该离开了,御书房重地,还是不要扰了圣上清净。”</p>

    一听太监的话,李慈便明白了这是在赶人的意思,于是点点头,说道:“有劳公公了,带路吧。”</p>

    赶紧跟着太监走出御书房所在的院子,李慈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在这皇宫之中压抑得很,确实没有在安西自在。刚回长安便要他来皇宫之中走上一番,确实有些难为他。</p>

    只是他与太监正在离开皇宫的路上,碰巧遇上一名提着食篮宫女。</p>

    李慈一眼便瞧见这名宫女便莫名有些熟悉的感觉,只是她低着头,李慈不容易看清她的全貌。</p>

    而遇见了李慈和带路的太监,宫女微微施上一礼,用她糯糯的声音轻声唤道:“见过李侍郎、常公公。”</p>

    听着宫女的声音,李慈仿佛瞬间被拉回到了十多年前一般。十多年的时间过去,她的声音还是这般动听清明,仿佛十多年的时间根本没有在她的身上改变半分一般。</p>

    “元……”李慈本想开口,但是立刻想起了自己身在何处,于是闭上了嘴,换做随意点点头,便跟着被宫女唤作常公公的太监继续朝着宫外走去。</p>

    偶然间回头,李慈见到那个宫女拐进了永徽皇帝御书房所在的院子之中,又想起了之前见到的宫女手上拿着的食篮,于是上前几步凑到常公公的身边,问道:</p>

    “常公公,不知刚才我们遇见的那个宫女,可是陛下的侍女?”</p>

    听到李慈的询问,常公公干笑了两声,随后低声说道:“李侍郎刚从安西回来,可能有所不知。刚才见到的那位,原本是先皇的才人,唤作‘媚娘’。先皇驾崩之后便入了感业寺削发为尼。</p>

    只不过前些日子,也不知道她施了什么邪法,竟是把圣上迷得神魂颠倒,让圣上力排众议,将她迎回了宫中,现在可是皇后殿下的贴身侍女。</p>

    不过李侍郎可要注意了,侍女现在也只是让她名正言顺地回宫里面罢了,怕是不久之后,圣上就要封给她妃位。所以李侍郎可千万不要得罪这位‘媚娘’,天知道什么时候她就……啊,咱家失言了,还请李侍郎勿怪。”</p>

    “这没什么,公公就当什么都没有说罢了。”李慈朝常公公摆了摆手,但是心思却一直停留在了刚才那个被常公公称作“媚娘”的宫女身上。</p>

    也是,她应当也是一个巫才对,这么多年过去,她的相貌没有多少改变也是应该的。</p>

    只是为何原本就不愿入宫的她,现在却千方百计地回到宫中?</p>

    隐隐之间,李慈的心中有些不安。</p>

    恐怕陛下所要面对的,可不止那些先皇近臣了……</p>

    …………</p>

    </p>

章节目录

回到过去屠个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四维弥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四维弥张并收藏回到过去屠个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