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章

    何氏说做就做, 从祖屋出来后就去了里长家。

    槐溪村多得是荒地,里长听说沈静要把祖屋后面的荒地圈起来种树,自然是没什么意见。

    不过想要把荒地变成果树林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办到的事?。

    且不说现在已经快要到初夏, 过了移栽果树最好的时节,就是初春时节, 想要那么多果树苗也不是简单的事?。

    沈静便想先把围墙垒起来再说, 反正果树的事?不着急,那荒地上长着那么多野草,正好可以放羊。

    韩老二本想等祖屋这边的西厢房盖完,就可以专心伺候地里的庄稼了。

    没想到自家媳妇又是张罗着买地,又是让他?帮忙给大丫砌墙。

    “我看你是诚心不想让我好好歇几天。”韩老二一听是何氏出的主意, 便道。

    何氏道:“地里的活又不要紧,再说砌墙的事?还有刘家人帮忙, 等忙完这阵, 你再去地里也不迟。”

    韩老二不知道何氏折腾个什么劲,不过抱怨归抱怨, 该干的活一样没落下。

    祖屋的三间北房已经盖得差不多了, 就剩下给两间西厢房扣瓦。

    现在帮忙盖房的人就剩了韩老二一人, 其他人都去地里伺候庄稼了,再过些天就该麦收了,这个时候自然是庄稼要紧。

    沈静都等了这么些天了, 也不差这几天, 让韩老二先紧着地里的活干,等干完了地里的活再来也行。

    韩老二这些天便都是下午再来,这天扣瓦的时候,还不忘问沈静,“那两间东厢房, 你打算什么时候翻盖?”

    沈静道:“这个不急,我打算秋后再盖。盖好以后再打个土炕。”

    槐溪村所属的晋阳县,地理位置虽说是北方,可是因着地形的缘故,气候要比传统意义上?的北方暖和不少,起码这里家家户户都没有土炕,都是睡床。

    韩老二听说沈静要打土炕还愣了一下?,“咱这边可没人会打这个土炕,得去外县找人帮忙。”

    “这个倒不用。我老家那边家家睡土炕,我小时候还给大人们帮过忙,大概还记得怎么打土炕。”沈静道,“二叔到时只要给我帮忙就行。”

    韩老二道:“那挺好。不过你们放

    着北屋不睡,干嘛要在东厢房打土炕?”

    “我打土炕不是为的冬天怕冷,是想在东厢房那边种点蒜苗什么的。”沈静道,“如果能打成,再在北屋打两个炕也不迟。”

    其实她是想在东厢房培育蘑菇,如果温度能达到的话,还能栽点反季蔬菜。

    韩老二听说她打土炕就为的种两盆蒜苗,当下?就觉得有些浪费。不过他?到底是外人,就算觉得沈静浪费,也没多说。

    西厢房就两间屋子,韩老二只花了一下?午时间就扣好了瓦。

    只等新房晾晒几天,就可以搬过去住了。

    两个孩子倒是高兴得不行,催促着沈静把家具从刘家那边搬回来,尤其是慎哥,自从知道沈静给他?打了一套书桌后,便见天的盼着西厢房能盖好。

    慎哥和柳儿正围着沈静叽叽喳喳时,韩老三来了。

    韩老三不仅来了,还给慎哥和柳儿各带回了一只糖人。

    这些天,韩老二来来回回过来帮忙盖房,慎哥对他?已经没之前那么抵触。现在见了韩老三,慎哥就没表现的那么排斥。

    韩老三笑?嘻嘻的把糖人递到两个孩子手里,那糖人捏的栩栩如生,慎哥和柳儿不由都被手里的糖人吸引了去,顾不上?再跟沈静说话了。

    沈静暗叹这韩老三会做人,不仅没落下柳儿那份,慎哥的那份还比柳儿稍大一点,要是不留心,还察觉不到其中的差别。

    这么一想,她便招呼韩老三坐下?,还给他?倒了杯温开水。

    韩老三没急着喝水,先跟沈静说起那五色糕的事?。今日他提着篮子去了庙会后,便找那摆摊的小贩要了两只蒲草编的小篮子,落后又把那五色点心装了进去。

    有了前一天的经验,这一天的买卖便做得格外顺当,十份五色糕卖了八份,卖篮子的小贩看他?是个大主顾,还把价格给他?降到了八文钱。

    生意做得顺利,韩老三这一高?兴,便把自己在庙会上?卖点心的事?说漏了嘴。

    不过他?反应也很快,察觉到自己说漏嘴以后,立马就道:“那庙会真是热闹的紧,大丫你要是有空,三叔明天带你去瞧瞧。即便不买东西,也可以凑凑那热闹。”

    原来是怕二房跟他?抢生意,韩老三才

    瞒的死死的。不过现在有了好几个回头客,韩老三便不怕了。

    沈静对庙会没什么兴趣,正要婉拒,却见一旁的柳儿露出一脸的向往,还问了一句,“那庙会上?有杂耍吗?”

    韩老三道:“有,不光有杂耍,还有耍猴的呢?”

    韩老三这么一说,连慎哥都露出了向往。

    沈静惯来不会扫兴,看两个孩子对这庙会有兴趣,便笑道:“三叔这么一说,连我都想去了。”

    “那你们明天都去,路上我也能多个伴。”

    韩老三这话刚说完,慎哥就道:“姐,我就不去了。明天先生还要抽查我的功课呢!”

    慎哥想去归想去,可是又记挂着自己的功课。

    沈静对此自然是欣慰的,“那好,这次姐带着柳儿去。回头等学堂放假了,你想去哪都行。”

    韩老三也奉承了两句,“慎哥这孩子就是用功,将来肯定有出息。”

    慎哥说了不去庙会后,心情原本是很低落的,可是听了沈静跟韩老三的话,那点小失落就没有了。反正庙会年年都有,什么时候去都行。只要他?将来读书有出息,别说庙会,就是城里的灯节会也能想看就看。

    柳儿却没慎哥想的那么多,只一心想去庙会上?看看。从前爹娘在世时,带着她去过一回庙会,柳儿到现在也记得庙会上?的热闹情景。

    白云寺的庙会,正日子是在初四,沈静带着柳儿跟着韩老三去的时候是初三,虽然没到正日子,但是庙会上?也热闹的不行。

    路上韩老三只说庙会怎么热闹,但是没说怎么个热闹法。

    沈静是来了以后,才发现这庙会上?卖东西的真多,不仅有各色吃食,针头线脑,诸般杂耍,还有各色玩具各色手工品,甚至于还有卖家禽和骡马的。

    韩老三到了庙会上?,便跟她们分开了。

    沈静被柳儿拉着看了会儿杂耍,接下来在庙会上?买了点绣线,便去了卖骡马的地方。

    柳儿来家之前,沈静便有置办个骡车的打算了。

    实在是古代的交通太过不便,不管要去哪,完全是靠两双脚走路。但是有了骡车就不一样了,将来不管是去县城,还是去串亲戚,都要方便得很。

    卖骡马的地方是在挺开阔的一片空地上

    ,骡子和马疏疏落落的散落在各处,或吃草,或卧在地下。

    沈静和柳儿过来看骡马时,几个贩子大多觉得她们是来瞧热闹的,没人认真招呼她们,只有一个年轻些的贩子走了过来,带她们去看自家的骡马。

    那贩子的骡马都在一个角落里吃草,沈静一眼就相中了一头个子高?大的黑骡子。

    沈静的外公年轻时养过一只大青骡子,沈静听他说过无数次关于买骡的事?。

    因为听得太多,所以沈静知道该怎么判定一头骡子的好坏。

    那贩子看沈静盯着那头大黑骡子,便让她看骡子的牙齿,“小姑娘有眼光,这骡子是这些骡子中力气最大的一头。你看这牙齿!”

    沈静看了看那骡子的牙齿,便对柳儿悄声低语了几句。

    “大哥,我这妹子没见过骡子,你能不能让她牵着骡子走一走?”沈静跟柳儿说完后,便对着贩子道。

    贩子当然没什么问题,“不过你叫你妹子小心一些!”

    沈静笑?道:“没事。”便把缰绳递给了柳儿。

    柳儿按着沈静说的牵着那头大黑骡子走了三圈,走到第四圈的时候,便突然用力把骡子往下?一拽。

    柳儿来家已经有好些天了,沈静从来没饿过她,因此她现在的力气虽然不能和一个青壮男子等同,但是比起沈静来说就要大多了。可是那头大黑骡子在柳儿大力的拽拉下?却丝毫未,还是稳稳的站在当地。

    贩子见到这一幕还没反应过来,沈静已开口道:“这骡子挺好,大哥你开个价吧!”

    贩子听到这话才反应过来,敢情刚才她们那一拽是在相看骡子。

    “大妹子,不是我夸口,这满庙会的骡子就没有一个比得上?我这头黑骡子的,一口价,十两银子。”

    沈静却嫌贵,“这个价格都能买一匹次一点的马了。”

    两人拉锯了半天,最后各让一步,以八两银子的价格成交。

    韩老三在庙会在转了一圈,卖了两份五色糕,回头的时候就见沈静牵了头大黑骡子过来。

    “三叔,我们先走了。”沈静跟韩老三说了声便叫上柳儿走了,这头大黑骡子牵着太引人注目,还不如早点回家。

    韩老三回过神以后,沈静已经牵着骡子走出去老

    远。他?还没来得及叫住她们,就有人过来买糕点了。

    “给我来一盒五色糕。”来人是个随从模样的人,也没问价格,直接给了韩老三一块碎银就提着篮子走了。

    那随从提着篮子就进了白云寺,然后在一处静室前停下?,把篮子交给了一个丫鬟。

    丫鬟揭开篮子,用筷子夹起其中一块点心放到自家公子面前。

    罗胜拿起筷子尝了尝面前的枣糕,确实是熟悉的味道,又看了眼篮子里新出的山药糕和芝麻糕,便吩咐丫鬟,“让人去再买一份这五色糕,然后送到老太太那里。”

    丫鬟去后,罗胜又夹了块没吃过的芝麻糕,“五色糕,这名字倒挺别致。”

    作者有话要说: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康熙年间的骡子就是八两一头。一匹马的价格则在十两银子以上。               <p/

章节目录

古代农家女的奋斗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弯钩一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弯钩一月并收藏古代农家女的奋斗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