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事儿想要瞒住诸葛亮是不可能的。

    赢海直接告诉诸葛亮,我要组建太子亲卫营。

    诸葛亮一寻思,在这个关口,组建太子亲卫营确实有好处,也就同意了。

    但是当赢海说,要组建五万人的太子亲卫营的时候,诸葛亮直接否决了。

    你这不是开玩笑吗?

    当年陛下给的五千的番号,那就是五千的。想要扩军,可以。等陛下回来或者你当上皇帝之后再说。

    话不能说的这么绝,诸葛亮也就敢在脑子里边想想。他给赢海的话是,我只能批你五千人的粮饷。

    有诸葛亮这句话就行了。

    不就是钱粮吗?

    曹操那里有的是!

    本来呢,诸葛亮以为这件事儿就这么解决了,等待着前方的战报就行。

    如果确定了嬴子婴已经死了,那就直接把监国的太子赢海扶上大位就算是完成工作。

    至于之后太子海怎么任命,那就是人家的事儿了,他诸葛亮做不了主。

    但是自从知道赢海把曹操给叫进了皇宫里边之后,诸葛亮就不淡定了。

    不是,小子,你想造反啊!

    诸葛亮直接找到曹操,让他不能给太子亲卫营拨付超过五千人的粮饷。

    曹操人家说了,本来呢,我是应该听您丞相大人的,但是呢,人家太子有监国大印在,微臣也没有办法啊!

    诸葛亮小眼一眯,老曹这是没憋好屁啊!

    诸葛亮是那么好惹的吗?自然不!

    弄了一帮子大臣,早朝的时候就开始痛批。

    痛批什么呢?马谡小脑袋瓜一转,寻思着,不行咱们就拿穷兵黩武说事儿!

    诸葛亮气的直拍脑门。在哪国你都能这么说,在秦国绝对不行!

    秦国就是靠这玩意儿起家的。

    狄仁杰说,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就通过了五千太子亲兵营,然后就批五千人的钱粮,看曹操还真敢拨五万人的啊!

    诸葛亮这个时候却摇了摇头。如果之前的话,他绝对会这么干。

    但是这个时候,如果退一步的话,那曹操和太子都有的说。到时候局面可就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一合计,就说之前陛下已经下令解散了太子亲兵营,想再组建,好,那就拿陛下的旨意来。

    一场本来是意识形态的斗争变成了太子监国权利和相权的斗争。

    赢海一听,这还了得,这是我们赢家的天下还是你诸葛家的天下?

    不行,今天我还就非要组建太子亲兵营了!

    但是进展的很不顺利。因为之前嬴子婴为了平衡各方面的权利,很多条令想要施行下去,不仅要有玉玺,还要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的大印才行。

    这样,一级一级的传下去,下级就没有卡脖子的权利了,进行到每一步,盖哪一个部门的大印,就算是完事儿了。

    现在,旨意上只有太子的监国大印,诸葛亮死活就不盖这个章,太子亲兵营倒是建立起来了,不过只有寥寥一千人。

    太多的人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根本就不敢轻举妄动。

    不说是嬴子婴现在生死未卜,就算是嬴子婴真的死了,那这个国家谁说了算还真不一定。

    到时候要是诸葛亮真的掌权了的话,现在跟着太子海走,那肯定是死路一条。

    嬴子婴拿着完整的来龙去脉,看着看着就笑了。

    这种情况在很多朝代都发生过,而且按照诸葛亮的性格,绝对干的出这种事儿来。

    他是气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啊!

    按说也经历了这么多事儿了,怎么就一点儿不长进呢?

    如果他就这两把刷子的话,他能斗得过诸葛亮?

    开玩笑!

    尤其是后来传来消息,嬴子婴没有死,还在北方大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一看这架势,诸葛亮消停了。但是赢海一下子抖了起来。

    不仅强行通过了太子亲兵营,还给嬴子婴上了一份奏折。

    奏折的目的就是弹劾诸葛亮意欲谋反。

    诸葛亮也上了折子,内容很简单,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嬴子婴讲清楚了。而且讲的特别的可观,一点儿个人感情都不存在。

    按说这件事情两人谁做的对?

    可以说是都对也可以说是都错。

    如果诸葛亮真的有心谋反的话,那太子海建立自己的势力自保或者为未来的巨变积蓄力量,保证赢家的权利不至于旁落。

    而诸葛亮呢,在没有确定嬴子婴是否真的死了,为了防止太子急于上位,控制他的权利,保证嬴子婴的利益,这么看也没有错。

    但是,还是起了争执。

    最关键的是,现在整个朝堂上,错了曹操支持赢海,其他人基本都是支持诸葛亮的。

    那么这件事儿就很有趣了。

    嬴子婴也在考虑,是不是给诸葛亮的权利太大了?

    正好这个时候郭嘉来了,嬴子婴把情报直接扔给了郭嘉,说:“奉孝你来的正好,来,看看。”

    郭嘉本来没有当回事儿,粗略的看了一遍之后,忍不住又仔细的看了三遍。看完之后,鬓角的汗珠子都下来了。

    嬴子婴让他看这个东西,就肯定会让他发表自己的观点。

    但是,这个时候这种观点怎么发表?不管是说谁对谁错,都不可能让嬴子婴满意。

    嬴子婴见郭嘉脸色发白冷汗直下,就知道郭嘉在想什么。

    给郭嘉倒了杯水,淡淡的说:“奉孝,你要知道,你现在可是行军军师,任何事情都要有你的立场和看法。”

    郭嘉一惊,跪倒在地,直呼臣有罪。

    “来,说说,你是怎么个意思。”

    郭嘉本来想把这件事儿和稀泥过去,实在是变化太快,他都没有想好到底该怎么应对这件事儿。

    之前虽然已经接到了一些消息,但是郭嘉认为嬴子婴要么静观其变,要么火速回京处理这件事儿。

    到时候只要和嬴子婴站在一起,那便万事大吉。

    但是现在看来,嬴子婴压根就想要让事情进一步的发酵,根本就没有出手的意思。

    那这可就有意思了。

    或许经过这么一遭的时候,秦国的朝堂就要变天了。

    但是当郭嘉对上嬴子婴阴冷的目光的时候,改变了主意,稳定了心神,说:“陛下,此事表面上来看是天子监国之权和相权之争,但是说到底还是君权和相权之争。

    这种事情自古有之。如果丞相太过于蛮横,则废除丞相或更换人选。说到底,丞相的职能就相当于君权的延伸,他的出现是为了给陛下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给陛下制造问题的。”

    嬴子婴听完,眯起了眼睛,好家伙,和稀泥的高手啊!

    表面上行来看,郭嘉是在批判诸葛亮,说这个丞相没有做好本职工作。

    但是如果站在诸葛亮的角度上来看,他保证了朝堂阶段性的稳定,毕竟一旦让太子海手中有了足够的权利的话,指不定会干出什么事儿来呢。

    那如果不能怪诸葛亮的话,那就只能怪赢海咯。

    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郭嘉都能够解释的通。

章节目录

召唤之这个主公有点儿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牛腩炖西红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牛腩炖西红柿并收藏召唤之这个主公有点儿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