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御花园,早就一哄而散的文武百官此刻并未走出皇宫。

    不过今日这事儿,属实有些摸不着脑袋了。

    想必三日之内,这长孙冲带着太子李承乾在御花园煮火锅的事迹便会流传开了吧?

    火锅这玩意儿已流传数百年,可最开始也不过是民间为了便宜行事产生罢了。

    其实始终算不得什么等的上台面的大雅之物。

    更别说上得了帝王将相家的美宴了!

    可长孙冲倒好,不仅带头煮起了火锅,还搬到了御花园了!

    至于这会儿,李世民火急火燎的领着一班心腹回到了御书房内。

    如今大唐一切欣欣向荣,国力逐渐强盛。

    可是明白人心中都知道,这也只不过是表相罢了。

    宣武门之变,朝堂两座最大的山头碰撞,带来的祸患,远不是如今那般看上去风平浪静。

    实则那夜李世民大手一挥,率先出击,算得上险胜罢了。

    此后清异己、平民心,皆动用了城外那支五万护城大军!

    还有贬谪、暗杀李承乾心腹余孽等人.

    对于一国朝堂来说,已然算不上伤筋动骨了,而是破败不堪,一片凋零!

    所幸有身边一班幕僚出谋划策,才堪堪稳住局势。

    不过还有一事,却始终是李世民的心腹大患。

    早年大唐开国,一片生机勃勃,自当论功行赏。

    其中武将之中,又以他罗艺为首,位列开府仪同三司,位比三公之位!

    加之罗艺势力庞大,麾下战将不计其数,遂镇守幽州门户。

    别说大唐之内噤若寒蝉,即便是关外突厥,也少有惹事的。

    可恰恰在于,这罗艺,乃是前太子李建成的人!

    其关系不是兄弟却亲如兄弟!

    如今李建成倒下,罗艺自然也是唇亡齿寒的境地,可偏偏幽州门户在罗艺之手。

    所以,李世民心中焦虑的,是关外突厥来袭,更是罗艺起兵造反!

    所以,一场在宣武门夜幕下发生的屠杀,绝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危害。

    当今大唐,说是百废待兴也丝毫不为过!

    此际,御书房内。

    李世民亲手执笔,房玄龄更是亲自研磨。

    十位国之柱石不顾形象的围拢过来,就连程黑炭和尉迟敬德也伸长了脖子。

    他们不懂什么家国大事,可此前长孙冲十三策之中有一条,他们却是实打实的听懂了。

    那便是边军改革。

    这会儿,李世民喃喃自语,专注无比。

    一条条以正楷书写而成的国策缓缓呈现。

    时不时的便有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提醒加注。

    一堆人就这样不顾形象的忙碌半晌。

    终于,李世民长舒一口气,依旧有些恋恋不舍的放下绒笔,感慨道:

    ;果真国之大策啊!

    ;每每研读一遍,便愈发觉得这些策令于我大唐,简直犹如神助!

    众人沉默不语,唯有向来言语不多却能够一语中的的魏征轻轻提起李世民刚放下的绒笔。

    这等越庖代俎、大逆不道的行径,李世民却并未生气,反而稍稍让开身位,凝神观察。

    魏征提笔不下,仿佛犹豫、又仿佛在思考什么。

    终于。

    良久之后,魏征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轻轻落笔于其上。

    太平十三策最后一策。

    改革军制,尤以凉州为主,自南向北打造一条纵深千里的战线。

    同时大力发展驿路,建立斥候、游骑等部,设锦衣卫,上至将军元帅,下至校尉部署,皆在密切观察之中!

    众人望来,只见魏征长叹一声之后,终是写下如今朝堂最讳莫如深的二字。

    幽州!

    气氛陡然一寒。

    便是李世民也眯起了双眼。

    早先长孙冲言语间便有一句话,众人并未在意。

    ;内忧外患,攘外也须除内啊!

    如此,众人再回想起来,皆是满头大汗,神情凝重。

    这凉州的战线纵深,表面是针对突厥打造,可说到真正用意,又何尝不是为了限制幽州呢?

    罗艺这位如今大唐权势最大,距离长安最远的封疆大吏,已然不输藩王重镇了!

    既然如此,众人皆收敛心思,不再可以逃避幽州一事。

    凉州战线除了针对突厥之外,亦是对幽州的牵制。

    那么驿路、斥候等,何尝不是早作准备?

    还有这锦衣卫一司的设立。

    由皇宫直接管辖、直接授命之外,难道不是一种对凉州边军、幽州边军骨干的监视和掌控?

    细思极恐!

    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原来长孙冲的太平十三策,何止是朝堂改革,百姓享乐的变法?

    更是解决当下李世民尴尬处境的最好良药啊!

    李世民双眼微红,神情激动。

    既然捅破了这层窗户纸,那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了吧!

    何况在场之人。

    除了向来不参与帝王家权柄争斗的李靖外,其余人等皆参与谋划了那场改变青史走向的宣武门之变。

    皆是最为心腹之人!

    李世民压抑言语中的激动,颤抖道:

    ;这太平十三策,近三日便整理规范出来吧。

    ;还有锦衣卫一司的设立,诸位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郑重道:;老臣以为可行!且应当作那头等首要之事!

    李世民差点噗呲一笑,看傻子似的看向长孙无忌。

    ;朕何须你来指点可行与否,朕是想问这锦衣卫指挥使可有人选?

    长孙无忌怔住,讪讪一笑。

    倒是不苟言笑的军神李靖开口道:

    ;陛下,最佳人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众人齐刷刷望向长孙无忌。

    后者瞪大双眼,心中高兴无比,却装模作样连忙摆手。

    可不等他开口,李世民便重重点头。

    ;甚好!

    ;这也是朕心中的最佳人选。

    就在长孙无忌差点破功谢恩之际,李世民严肃道:

    ;既如此,朕也爽朗一次。

    ;宰相啊!

    长孙无忌变脸似的,由慌张转而惊喜,却听李世民继续道:

    ;这指挥使一位,非你儿子莫属啊!

    ;谢陛下隆恩,老臣必当尽心尽力

    不等长孙无忌发表一番死而后已之类的言语时,程黑炭用肩头挤了挤长孙无忌,一脸不怀好意的笑着。

    ;你这老匹夫,读书读傻了?

    ;陛下这是认命你儿子长孙冲呢,你在那又唱又跳,尽心尽力个球啊?

    长孙无忌一愣,终于反应过来。

    再看众人纷纷一副似笑非笑模样,老脸瞬间憋得通红!

    众人终于忍不住的哄然大笑起来。

章节目录

大唐:最强熊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已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已根并收藏大唐:最强熊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