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大军的行进速度很慢,走了整整三个时辰,也只出了开封城大约三四十里地,单这一点就让包括高处俊在内的许多人觉得有些蹊跷。

    毕竟当初的军报明明是十万火急,如今推到大年初三才进军,路上又不紧不慢跟旅游似的,这样下去估计还没到北方边关,契丹人就已经打过来了。

    而偏偏就在这时,忽有人快马来报,说是城中关于“点检将做天子”的流言再次四起,朝廷命大军加快行进速度,尽全力击败契丹强敌,然后迅速回开封复命。

    一些听到这个诏命的将领几乎都明白其中意味着什么,可赵匡胤却满不在乎地跪受诏命,然后命令大军继续向前行军,在天黑之前到达陈桥驿,于当地驻扎休息。

    赵普对于这一切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同时把一干将领的反应全都记在了心里,等到大军继续向前开拔之时,他才把传授诏命的将领王彦升给叫了过来,“王将军,目前开封城内的情形到底如何?”

    “一切顺利,韩通等人没有任何可疑举动,石守信将军那里也已经商量好了,只等明日接应我们入城。”尽管王彦升已经是一位四十多岁的老将,但此时他的脸上仍旧掩不住一股激动之意,毕竟这几十年内纷乱动荡,他却是第一次参与谋划这等重要的大计。

    赵普听到王彦升的奏报,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尔后便又附到王彦升耳边低声吩咐道,“如今开封城内暂时可以放心了,不过等今晚到了陈桥驿……”

    ……

    高处俊此时已经能够感受到这大军内的人心变化,不过令他感到诧异的是,并没有人去主动说些什么,大家只是这样沉默不语地继续向前行进着。

    可性格直爽的张晋眼瞅着夕阳斜坠,实在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于是便凑到高处俊身前问道,“处俊,你有没有觉得……有些不对劲儿?我感觉刚才的诏命有点儿别扭啊!皇上的意思……是在切责赵点检?还是说对于此次出兵之事起了悔意?”

    “晋哥,我感觉你现在应该少说话,你没发现整个大军的士气都有点儿低落?你要是再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小心赵点检把你军法从事,利用你杀鸡儆猴!”

    “不会吧?咱们小点儿声,应该不会有人听见的……”张晋下意识地捂住嘴巴,同时往高处俊身旁凑得更近了,“你说大军士气为啥低落?因为他们都怕这次出征落不着好,你没听刚才皇上催着咱们快回去呢嘛!说实话,我心里也有点儿别扭,就怕这次立了功,领不到该有的奖赏。”

    其实张晋这话,倒是说出了军中大部分人的心思,因为他们当兵打仗都是为了建功立业来的,如果光靠着挣那份死军俸的话,他们一辈子也没有出息。

    出征作战就会死人,而且还可能会死很多人,但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因为这其中就可能有富贵发达的机会。

    但如果他们事先知道自己很可能拿不到奖赏的话,自然也就少了打仗的热情:不给钱,谁愿意替你卖命啊?

    “那要是我告诉你,这次根本没有机会立功的话,你还愿意去吗?”

    “愿意个屁!这大冷的天儿,要真没机会立功,我宁愿跟你哥一样躲在开封城里喝酒!”张晋啐了一口,回答得斩钉截铁,“不是,你什么意思啊?你是不是知道什么内情?”

    “这个我可不敢说,不过你若是信我的话,我或许能送你一份大功业……”

    “什么意思?你这话我可越来越听不懂了……”张晋看看左右,好奇心瞬间就被勾了起来,“处俊,我可是拿你当真兄弟,如果有事儿的话,你不能瞒我。”

    “我当然不会瞒你,这样吧,如果你相信我的话,今儿晚上不妨陪你父亲一块儿喝点儿酒,一会儿我就把酒给你送过去……”

    ……

    眼瞅着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陈桥驿,赵匡胤立刻下令在此地安营扎寨,准备晚上让大军在这里休息过夜。

    而赵普和李处耕似是得到了暗示一般,连忙在私下里各自活动了起来,其实他们的安排很简单:先找一群人提出“拥护赵匡胤为天子”的想法,然后尽可能地在大军中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最终再率领这支大军回到开封,与城内的石守信等人相互策应,完成权力交接。

    听上去很简单,但实际实行起来哪一步也不容易,比如一开始的“寻求拥护者”就很困难,因为如果失败的话就是杀头灭族的罪名啊!

    不可否认的是,“拥立新帝”绝对是这世上寻求富贵发达的一条捷径,虽然风险极高,但回报也是很丰厚的。

    所以在这个乱世之中,有不少人打这个主意,不过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成功者是少数,失败者是多数。

    甚至有很多次士兵意图拥立大将为帝、却被大将反杀的情形,因为大将担心会被那些士兵连累,所以这就更使得一些拥立者望而却步:如果造反失败那还能够接受,可如果被自己拥立的人反杀,那就实在太委屈了。

    好在赵匡胤拥有称帝的威望,也拥有称帝的野心,所以赵普和李处耕等人才能便宜行事,只不过要让他们拉起一帮人来坚定心思跟赵匡胤造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这个夜晚,赵普和李处耕都感到很心累,因为他们要说服很多人。

    当然,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更困难了,因为如果你造反的话,就很可能会面临着有人反对的情形。

    虽说在这个乱世之中,大部分人都坚信明哲保身的原则,一般都持有中立态度:如果有人造反,我就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到时候换了朝廷,我再接着干我的差事就是。

    可万一有人反对呢?所以赵匡胤才想办法把大军拉出了开封城,打算在外面单独解决好了这件事儿:愿意跟我干的就一起干,不愿意跟我干的……嘿嘿,反正这是在开封城外面,咱怎么着都好说!

    但高怀德和张令铎的随行自然不在赵匡胤的意愿之内,所以他必须想办法防备着这两个人反对自己的计划,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高怀德和张令铎两人此时都被自己的宝贝儿子用烈酒给灌醉了……

章节目录

大宋第一闲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法大小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法大小蒋并收藏大宋第一闲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