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说完以后,众人便都安静下来,准备听陈容为他们详解。陈容于是说道:“吾认为,一人之力终归有限,也难免有糊涂之时。故我便让主公设这议事处,一来解主公于劳累之中,又可以通过众人议事来防止主公之令出错。”

    荀彧说道:“此我等都已知晓,耀邦还是说说之后该如何。”

    陈容笑道:“诸位,自秦以来,便有三公九卿,三公有时不常设,诸位认为是和原因?”

    陈群回道:“三公权力过大,有事与君权对立,故皇帝为避免麻烦,便大权独揽,不设三公。”

    戏志才也说道:“长文所说不错,然不设三公,朝廷大事皆决于皇帝一人之手,这便受皇帝个人才能影响极大。”

    “二位所言不差,”陈容回道,“故吾想在议事处完善之后,便建议主公将议事处分开。”

    刘晔此时问道:“耀邦将议事处分开,可议事之人减少,岂不违背耀邦初愿?”

    陈容笑笑,说道:“子扬且听我说完。我将议事处分开,可不是就单单拆分那么简答。”

    众人此时感觉有点摸不着头脑,便都看向陈容。

    陈容走到椅子旁坐下去,说道:“诸位应知若议事处一成,便是宰相之权,若我将其分开,便是将宰相权力分开,如此便可减少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荀彧此时说道:“现在于是大夫为宰相之下,故监察之权也在宰相,今日主公所说另设监察机构一事,便是将监察权独立于宰相权之外,也减少了宰相之权。”

    陈容笑道:“文若大才,与我所设想一模一样。”

    程昱说道:“耀邦还是讲讲如何分议事处吧?总不会就是为了分宰相之权吧?”

    “我设想将议事处一分为三,一部主拟令发令,将拟好之令让主公过目,可行便盖章发令,而此令不是直接交予所涉及之人,而是发给另一部,此部主复核,观其是否合理,若合理便发出,若不合理便驳回。此便是两部与其责。”

    荀彧说道:“耀邦之言我有不同看法,若如耀邦所说,驳回政令,那要主公盖章何用,此法主公定不会同意。”

    “文若莫急,我早已想到此点,故吾想让此两部在关于某件事时先举行联席会议,两方长官先先行商讨。”

    “那分之何用,不如直接合并便好,”陈群说道。

    荀彧说道:“长文所言不妥,分开两部,此制主公才可能同意。”

    众人也知晓荀彧何意,也不多说,只是向陈容问道:“那第三部又该如何?”

    陈容回道:“此部便与九卿有了关联。吾意此部只统领九卿,待令被两部同意以后,便交予此部执行。至于九卿,吾觉得甚为繁琐,可另设七部,掌九卿之事。”

    “耀邦还是详细说说。”

    “吾意将太常,大鸿胪合并,设一礼部,卫尉改为兵部,廷尉改刑部,将大司农改为商部,令设吏部,掌五品以下官员任免,再设一工部,掌建设与工匠之事,再设一户部,掌明政户口等事。”

    程昱问道:“少府该如何?”

    陈容想了一会,说道:“个人不可无钱,不然便会打国库的主意,便将少府归于皇室,其所得再国家一年收入结余之后按一定比例交付。”

    听完陈容的话以后,众人便都不说话了,一个个都坐在椅子上静静思考。陈容也坐在一旁,静静地等着他们。

    过了一会,众人都考虑完以后,互相谈论了几句,说道:“耀邦如今已考虑周到,吾等吾破绽可寻。”

    陈容大笑,说道:“如此便好,待时机成熟之后,我便会向主公进言,到时还需诸位帮衬。”

    “耀邦此法已颇为完善,比现在所行之制甚为优越,主公定会同意。”

    陈容也不多说,见此事已经谈妥,便说道:“诸位,此间事已了,且时辰不早。容商无人准备饭菜,今日便让吾请诸位,不醉不归啊。”

    众人刚刚来到客栈坐下,便见曹操也走了进来,众人见此,赶忙起身迎接,曹操忙道:“诸位不必如此,今日我便宜而来,便是同诸位一叙旧情,礼便免了吧。”

    曹操说完便直接坐下,说道:“诸位皆是豪爽之人,莫要拘谨才是。我准尔等明日休息一天,今晚不醉不归。”

    一听此话,郭嘉便乐道:“大哥,主公可如此说了,今日你可莫要阻拦我。”

    曹操便问道:“难道耀邦平日不让奉孝喝酒?”

    陈容解释道:“主公不知,奉孝体弱,且一饮酒便不知节制,故吾便不让他饮酒。志才其实也是,只是不听我言,若非我平日劝阻,其哪有今日状态。”

    曹操一听,便赶忙说道:“耀邦都如此说了,奉孝与志才今日便不可多饮。”说完便大笑起来。

    郭嘉与戏志才也知曹操是说说而已,今日耀邦都不阻,自当畅饮。

    待饭菜上齐之后,曹操说道:“今日不谈公事,放纵一番才是。”

    此时程昱说道:“主公,曹仁将军还在征青州,如此怕是不好。”

    曹操笑道:“仲德莫要担心,子孝之才甚于田楷,且又有伯宁在侧,定无大事,更何况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手,岂有败之理。”

    程昱听完曹操说的话,便也不多说了,也安然坐了下来。曹操见此,说道:“诸位,动筷吧。”

    众人兴起之时,便听有人说道:“耀邦诗词曾令人叹为观止,今日此情此景,可否作诗一首?”众人也开始起哄。陈容见此,也只好在当一回文抄公,自是迎来满座叫好。

    欢快的时间总是过多很快,很多人也早已醉成烂泥,只有陈容与郭嘉商还清醒。二人见此,只好叫来各自随从,将主人送回家中。

    之后郭嘉向陈容说道:“大哥今日便不要回家了,随我归家,明日与三弟四弟和义父见上一面才好。”

    陈容听到此话,也觉得兄弟四人好久未联络感情,便答应了郭嘉。回去的路上,郭嘉义父欲言又止的模样,陈容见此,说道:“奉孝有话便说,我等之间不必藏着掖着。”

    郭嘉像是下了决心一样,说道:“我与大哥相处时日也不算断,故吾发现大哥似乎对皇权毫无敬畏之意,有时又有一股落寞之感,今日谈及事情之时,此感也十分强烈。”

    陈容笑道:“有吗?我怎么不觉得?”

    郭嘉点点头,陈容见此,也不知该说什么,便转移话题,谈到黄叙与黄忠之事。二人一会儿便回道家中,二人也不避讳,倒到一张床上便睡。

章节目录

汉末贤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一条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条鞭并收藏汉末贤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