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很快,甚至每天,都会有人伤亡,不过,还好,杨辉担心的事情,就是有人挑战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而耶律隆绪却乐得在一边看着,这人,死的越多越好,这矛盾就越深,是的,耶律隆绪明面上,是给他们解决矛盾,可,暗地里的想法呢,就是,你们没有矛盾了,他这皇帝也就不好当了。

    不过,表面上,一些部族之间的纠纷,在皇帝的调解之下算是压下去了,不然,这春捺钵,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随着时间的消逝,积雪,已经慢慢的消融,甚至,在几天之前,杨辉他们这些有鹰的人,都接受到了皇帝近侍的警告,让他们这些日子,把手中的鹰,或者海东青给约束住,因为,马上,就要进行头鹅宴了,此事,可是皇帝出风头的时候。

    近了,时间越来越近了,甚至,有小群的天鹅,已经开始在附近着陆,不过,耶律隆绪并不着急,他需要等大群的天鹅的到来,才会出手。

    “快,都快换衣服,抓紧时间,谁耽误了,看我怎么处罚你们。”

    这天一早,侍卫首领就带着一些衣服,给了杨辉他们这些侍卫。

    “这,都是什么衣服呀?”

    众人看着手上的这衣服不是衣服,麻袋不是麻袋的玩意。

    “让你们穿,你们穿就是了,又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欺骗那些天鹅,不然,它们不落下来怎么办!”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是墨绿色的呢,这,正跟周围的环境类似,也就是说,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有了迷彩服这个想法了,不过,不是欺骗敌人,而是欺骗天鹅。

    “那个,这是什么?”

    “连锤,为了发出很大的声音的工具,你们要听我的号令,等天鹅落下来,一旦我发出命令,就要赶紧敲响连锤,还有,这是刺鹅锥,你们是负责把天鹅给刺死的。”

    说了半天,杨辉还是不太明白,只是听明白了,要用连锤来惊起天鹅。

    很快,侍卫们都穿上了迷彩服,跟树桩子一般站在河岸两边,只有耶律隆绪则是戴冠巾,系玉带,一身正装,站在上风处观望着。

    还有一些观风的侍从,他们主要是负责观察落下的天鹅的数量,一旦天鹅的数量足够了,就给耶律隆绪通报,而耶律隆绪的养鹰官们,则是把海东青,给耶律隆绪,让他放飞。

    “报,陛下,天鹅已经全部进入伏击圈了。”这马蹄声,就是信号,在马蹄响起的同时,那些装树桩子的侍卫们,也开始敲起了手中的连锤,还有大声的喊叫着,此时,落在河上的天鹅,都给惊飞了起来。

    而耶律隆绪也象征性的接过一头海东青,给放飞了出去,其它的海东青,则是在养鹰官的手中放飞了。

    这养鹰官真是一个好职务,据传说,养鹰养的好的官,他的官途,则是一帆风顺,可,这个职务,有时,也不是好事,一旦抓捕天鹅失误,养鹰官,将会受到最大的处罚。

    哦,原来如此,这些海东青,不是直接抓捕天鹅,而是用翅膀,把天鹅给打下来,而在下面的侍卫们,则是很快把连锤扔了,全力的用刺鹅锥去刺给打落的天鹅。

    也许,天鹅抓够了,此时,侍卫们都脱下了那些伪装服,而此时,大臣们则是把漂亮的天鹅羽毛插在帽子上,互相祝贺着。

    那个,这是新年么,怎么都说的是一些拜年的话语,哦,也许,这又是契丹族的一种宗教活动吧。

    这次,杨辉他们这些侍卫们,也跟着沾光了,这头鹅宴,明显要比头鱼宴来的盛大,这头鹅宴,是在露天举行的,因为,此时,冰雪已经融化,天气,虽然还是有些冷,可,人们在户外,已经能够受得了了。

    “辉儿,赶紧,把你的葡萄酒拿出来,此时,可是做广告的好时候。”也许,舅舅们跟杨辉在一起时间长了,都懂得什么是广告了。

    “酒?”

    “你没有看到么,那些大臣,还有一些侍卫,都是从自己家中搬来的酒水。”

    果然,杨辉发现,有一些下人,从各自的帐篷里面,抬着酒坛子就奔了出来,而且,杨辉发现,都是果酒。

    还有,就是,这果酒摆出来以后,不是说几人一桌,而是随便串桌,想喝就喝,果然,这是做广告的好时候。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正当杨辉在指挥人摆酒的时候,突然,在场地上山呼了起来,这是怎么一回事?

    “快看,快看,好兆头,好兆头呀,应该是在天鹅的身上,杀出东珠来了。”

    东珠,一种产自东北的最好的珍珠,在这头鹅宴上,就有这么一个目的,就是,从天鹅的胃里找珍珠,也就是说,有天鹅吃了珍珠贝之后,那珍珠,自然留在了它的胃里,不过,这种机会很少,如果真正找到的话,会让这个头鹅宴直接冲上高潮,这证明,这一年,整个大辽,将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总之,都是一些吉祥如意的事情。

    细究起来,不过是一些美好的期盼而已。

    “哈哈,好,赏。”

    远远的,杨辉只是听到了耶律隆绪的这么一句话。

    而赏的是什么人呢,杀鹅的,养鹰的,前面就说过,养鹰的官员,真是一个好职务,说升官,就升官了,可是,如果这一年的头鹅宴,给搞砸了,那么,就不是升官的事情了,或许,这养鹰的官员,连小命也都没有了。

    随着头鹅宴的结束,这次春捺钵,基本上也接近尾声了。

    而杨辉他们,最终,也没有受到耶律隆绪的接待,也许,这次叫他们来,就是为了充当侍卫而已。

    不过,这次来,杨辉也没有白来一次,至少,他在这里,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他们,都是潜在的商盟会员。

    还有,杨辉把那些新式的头饰衣服,也给推销了出去,至少,他已经接到了十几套的预定,这些,可都是钱那。

    然后,就是葡萄酒,也已经推销了出去,因为,马上,他的葡萄园,就要进入盛产期了,而且,这葡萄园,还在扩大之中,很快,这葡萄酒,将会压下各种果酒,独领风骚。

    甚至,在不久的将来,杨辉还需要研制高度酒,那么,也许,会把粮食酒给压下去,以后的宋辽,就在酒这一方面,将会节省多少的粮食,所以说,其实,什么粮食,甚至很高的产量,都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要节流,不然,你一年,产的粮食,大半用来酿酒,就是多高的产量,那也受不了呀,可,这粮食节省下来了,产量,反而就不重要了。

    这次春捺钵,最重要的是,杨辉的火柴,给推销了出去,而且,价格不低,一盒火柴,二十根,有一个漂亮的铁盒子,竟然推销到了十两银子,也就是说,一根火柴的点燃,竟然会消耗半两银子,真是高消费呢。

    不过,杨辉也想明白了,这个火柴,就这个价格了,不可能再降价了,就是安全火柴研发出来了,这个也不降价,要知道,这种火柴,可是在任何天气,都可以点燃的。就连那包头的蜡,也可以当助燃剂来使用。

章节目录

身在大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活着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活着就并收藏身在大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