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身在大辽》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辉儿呀,你一个舅舅结婚了,另外两个舅舅,听说也快了,而你,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媳妇,娘着急呀,怎么给你找个门当户对的媳妇呢?”

    这已经是舅舅婚礼之后,回来后的几个月了,这几个月间,老娘倒是经常念叨想给杨辉找个门当户对的媳妇来。

    老娘呀,你想什么呢,当初,你给老爹结婚,也不是什么门当户对不是么,怎么轮到你的儿子的时候,就要门当户对了,而且,老娘还直接限制了杨辉跟莲儿之间的关系,直接给杨辉下达了命令,就是,不准杨辉在结婚之前,跟莲儿有孩子,否则,老娘会把莲儿给打死的。

    老娘,你也太狠了吧。

    不过,想想,这个段子,怎么会这么熟悉呢?这不是典型的汉家心理么!

    其实,杨辉这么想,也是有些想当然了,难道这契丹族的就不讲究个门当户对了,他们,同样有如此的要求,只不过,他们因为生存的艰难,相对活泛一些而已。

    …………

    “公子,又有一茬蘑菇采摘下来了,你看,是不是先运出去,据奴婢估计,下一茬,我们是没法卖了,那个时候,应该是过年了,我们需要不需要留下来自己吃?”

    俨然,这萍儿,草儿,成了一对明星,她们两个是越来越高兴,是的,最近,用树木种植蘑菇,她们也研究成功了,这样,在杨辉这里,她们的地位,是越来越稳了。

    “成,留下一部分食用,其余的,都发出去,跟他们讲,在来年十五之前,这是最后一批了,接下来再采摘了蘑菇,我们要留着自己用来过年。”

    “是,公子。”萍儿回答了一声,笑嘻嘻的离开了。

    而其她的几名丫鬟则是眼巴巴的看着杨辉,而手上并不闲着,就是为了在杨辉眼前多晃悠晃悠,好让杨辉也给她们安排个事情干,要知道,其实,杨辉这里,并不需要什么丫鬟,杨辉这里的活,就是萍儿她们闲暇的时候,过来干干,也就干完了。

    “又要过年了,莲儿,我们今年过年,准备好了什么东西了?”

    “能准备什么,还不是跟往年一样,除了肉食,就是肉食,啊,不对,今年至少,我们还有蘑菇,鸡蛋这些东西可以吃。”

    唉,又一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准备好,这年,过的真是无趣,咦,或许,还可以添加一些新的食物出来。

    杨辉在拍着脑袋后悔,自己怎么就没有去考虑那个大棚菜的事情呢,结果,这个过年,也就多了蘑菇这一项。

    其实,也不止是过年,可以说,整个冬天,甚至是来年春天,草木发芽之前,在人们的饭桌上,就见不到一点青色,也只有等到草木开始发芽了,人们就会迫不及待的到野外,去挖取一些能够食用的野菜,来改善生活。

    啊,对了,这冬天,也不完全是没有蔬菜,还有一样,就是萝卜,不过,在杨辉这里,甚至连萝卜都没有,这个,是老娘的口味问题,她不喜欢吃萝卜,所以,家中就没有萝卜。

    可,前世那种最常见的蔬菜,大白菜怎么没有见到呢?

    “大白菜,公子,你是说的菘菜是吧,菘菜能放到过年,那不过是季节性的青菜?”

    我错过了什么?

    杨辉感觉有些郁闷,他竟然连最常见的蔬菜,都没有关心过,这一年,他到底都干了一些什么,真是需要好好的审视一下自己了。

    要知道,在前世,后来,在冬天的饭桌上,最主要的就是萝卜,大白菜这几样产品,因为农药的原因,有些家庭,甚至都开始远离反季节蔬菜了,都是为了健康。

    可,杨辉竟然把这几样给疏忽了,老娘不喜欢萝卜,可,老娘没有说不喜欢胡萝卜呀,要知道,胡萝卜甚至要比萝卜还适合用来做菜。

    而大白菜,啊,不,这个时候叫做菘菜,应该能够找到跟前世一样的大白菜呀,杨辉不信,这个时代没有那种菜,也许,是在某个角落里,没有传出来罢了。

    有了这些,还想什么其它的青菜呀。

    还有,最简单的一种方式,那就是盆栽菜蔬,记得前世小的时候,往往在冬天的时候,在家中,会在一个花盆里,栽上几棵葱,或者是几棵蒜苗,这样,冬天也可以给房间里面添加一点绿色,还能给饭桌上增加一些绿色的蔬菜,这些,这些是最简单的事情,只需要杨辉下达命令就成了,甚至,不需要什么技术,可,他怎么就给忘记了呢!

    还有,就是一些黄菜,这个,也不是很麻烦,炕,都给每家每户盘上了,甚至,一些家庭还有多余的房间,如果,在这些多余的房间里面,再盘上炕,大不了一冬天多砍一些柴草,在炕上,完全可以栽上韭菜,蒜等,而这些韭菜,蒜生长出来的菜苗,都是黄色的,就是黄菜了,这同样是冬季饭桌上最重要的一种蔬菜,甚至,还能给杨辉创造利润。

    可是,这些,这些杨辉都忘记了,这么几个月,就生生让它闲着度过了。

    虽然,杨辉在这个冬天,其实并没有闲着,他教授的一些学生,有几个聪明的,算是正式出徒了。

    怎么算出徒,难道几个月,就能够出徒么?

    事情自然不是这个样子的,这里,所谓的出徒,也就是说,杨辉画的表格,这些人都能够熟练的运用,能够会写这些表格上面的数字,能够准确的填写这些表格,只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她们帮助杨辉搞记录,基本不会再出错了,杨辉也想好好的教她们几年,把自己会的,都传授给她们,可是,不成呀,这摊子,越来越大,需要使用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多,所以,杨辉只好用这种速成的方式,先培训出来一部分人使用着。

    杨辉不禁为自己的这个灵机一动感到骄傲,是啊,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跟诸葛亮出现一样的结局,那就是生生给累死了,还活不大年龄。

    表格,只是一些日常需要记录的东西,杨辉用表格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还有甚至,杨辉并没有教给这些人什么高级的计算方式,而是用最古老的算箸来计算。

    也就是说,每人会经常带着一把子的细木条,这些木条,就是算箸了,当需要计算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用数木条的方式来进行计算了,不过,记录,却是用最新的数字,也就是阿拉伯数字,其实,在这里,杨辉并没有给起上一个名字,叫什么名字好呢。

    难道叫耶律数字,不成,不成,叫杨氏数字,可,杨辉这个姓,是不能示之于人的,也不成,最后,也只是叫做新数字而已。

    尽管算法有些老,可是比较简单,就像,如果现在,杨辉就把算盘拿出来,他教授学生,就这么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肯定是教不会的,这样,反而会耽误自己的事情,甚至,一些什么现在的算法,也是如此,所以,杨辉宁愿用这种原始的方法先教着,然后,再慢慢的让他们学习新的方法,不就成了么,至少,现在杨辉已经是轻松了很多。(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章节目录

身在大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活着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活着就并收藏身在大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