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位经略大人的目的,居然是要在会战中吃掉清军主力,虽然话没有说的那么清楚,言外之意在座的人却是都能听出来。

    算算一个大清才几百万人口,兵力不过十几万人,而大明呢,有着几万万人口那么多,兵力有一百多万,如果粮饷充足的情况下,最少也能征集到三百多万人。

    做将领的都知道兵源对军队的重要性,就算是拼人数,大明也不该输给大清,清军主力受创,广宁城和锦县几乎是唾手可得,因为清军必须要集中兵力守护辽东城和盛京,分散兵力那是自寻死路。

    四人的血液在血管里慢慢升温了,逐渐成为沸腾状态,不管他们是不是贪污军饷,作为军人,好战是后天养成的性格,如果这一战完成朝廷制定的目标,万岁爷再吝啬,恐怕也要给几个爵位作为封赏了。

    祖大寿恭恭敬敬的说道:“大帅,您说来锦洲城有两件事,另外一项是什么?”

    俞燕飞笑着说道:“我差点给忘记了,多亏祖总兵提醒,另一件事情就是告诉你们,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要全力扩充兵员,锦洲城你们三人每镇兵力最少要到三万人,加强训练更换军械,年底我是要来验收的。”

    又说道:“咱们先小人后君子,军服和粮饷的问题归我解决,其余的你们来做,不得出现拖欠克扣军饷,也不得出现破损的军械,更不得出现未曾修整的城墙。”

    接着说道:“我这个人有原则,只看结果不问过程,朝廷对辽东一直是倾斜的,来之前我到户部和兵部调过这些年的账本,军饷拖欠虽然也有,可数量并不多,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所以你们也不用跟我叫苦。我丑话说在前面,验收的时候谁要是给我搞砸了或者弄虚作假玩心眼,锦衣卫的密探可不是吃素的。”

    看着脸色发青的几个人,俞燕飞又说道:“希望大家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只要打了胜仗,一切的代价都值得,而且我会奏请陛下给你们封爵,这个难度你们心里也明白。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本座在辽东不会待太长的时间,话就点到这里吧,说多了也是无用,洪大人,抓紧时间安排饭菜,我还要回京城处理一些事情。”

    不要看这只是一处临时的府邸,可准备一桌酒席轻松得很,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一桌琳琅满目的山珍海味就摆满了餐桌。俞燕飞推脱自己有事情,只喝了三杯酒,其余的都是随意。

    这顿饭表面上吃的宾主尽欢,其实气氛还是蛮郁闷的,特别是洪承畴,有些食不下咽的感觉,香醇的美酒喝起来像是掺了黄连水。

    等到俞燕飞走后,曹变蛟也告辞了,他是外来的援军,和这些人不是一个圈子。祖大寿放下酒杯,有些不理解的说道:“总督大人,陈经略最后说的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洪承畴冷冷的说道:“什么意思,这你都听不出来?很简单,谁拉的屎自己擦屁股,以前的帐经略大人不想提也不想问,我们自己负责把拖欠的军饷补齐,把不能用的军械更换掉,把城墙修缮好,问题出在谁那里经略大人就找谁的麻烦!”

    祖大寿就像是屁股下面装了弹簧,顿时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大声说道:“总督大人,这怎么可能呢,我和长伯麾下有接近四万人的军队,历年来的欠饷加起来足有七八十万两银子,如果算上军械和城墙修缮,估计没有一百五六十万两下不来!”

    在场的都不是外人,洪承畴也是从中拿了好处的,说道:“不可能?有本事你把这三个字和经略大人说说,朝廷户部和兵部都有明细账,辽东有多少兵员,更换军械修理城墙,每年各项支出拨了多少银子,列的是清清楚楚的,千饷多少锦衣卫那边怕是也有记录,要是不把这件事情做好,年底你的脑袋就得搬家。”

    吴三桂点了点头说道:“总督大人说得对,无论如何不能出纰漏,陈经略说的很清楚,只要这场战役结束了他就要返回京师,不会在辽东待的时间太长,到时候这里又是我们的地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是这个意思。”

    接着说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历年来吞的银子远远不止这个数,拿出来先填窟窿,慢慢的再找回来就是了,有了这条命,百八万两银子算得了什么,你得分得清楚轻重缓急!”

    祖大寿听到这样的结果心疼的直咬牙,这些银子就像是他的命,费尽多少心思才搞到的,现在居然要拿出来,不由得脑门上青筋直冒。

    他恨恨的说道:“分银子的事情大多数军官都有份,也不能全都从我们手里出,等会就召集他们秘密商量一下具体的分配数额,多少总得拿点吧,也算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了!”

    接着说道:“这位经略大人好毒的心思,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到底懂不懂军队的规矩?真有他的,大明朝只见过往家里捞银子的,没见过为了国家掏银子的,算你狠,以后不要有把柄落在我的手里!”

    洪承畴就像是看一个**,说道:“如果这场大战胜利了,那对朝廷来说是多大的功劳,估计伯爵都有些寒酸了,最少也是一个世袭的侯爵,万岁爷对他会有什么样的信任,只要他不谋反叛国,你认为你一个总兵能动得了他?再说,陈经略是做海上买卖出身,家里富可敌国,踏步贪银子,你能抓住他的把柄吗?”

    然后说道:“他都这样做了还不懂规矩,你说的未免也太夸大了吧?陈经略是堂堂的钦差大臣,手里拿着尚方斩马剑呢,辽东军饷的事情那是一屁股屎,擦都擦不干净,要是他借题发挥砍了你的脑袋,万岁爷只会拍手称赞。人家这是顾全大局懒得在这种小麻烦上计较,你好我好大家好,能过得去就行了,水至清则无鱼嘛。”

    走出总督府,祖大寿对吴三桂说道:“我们的总督大人对掏银子倒是挺爽快,不愧是做大事的,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吴三桂此时的脸色有些发白,说道:“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总督大人当官当得大,份子钱也拿得多,家大业大当然没有我们这么心疼。”

    然后一脸期待的说道:“老舅,这一百多万两银子分开,我们每人最少也得五十万两,外甥做官的时日尚短,而且前几天刚纳了一房小妾,实在是有些囊中羞涩,你看”

    话还没有说出来呢,祖大寿急忙说道:“长伯,就是因为你还年轻,将来有的是机会捞银子,所以才要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再说你吴家的家产丰厚,宁远城店铺众多,附近有数百顷良田,过往的客商都有孝敬,这点银子算什么?可老舅我半截身子都入土了,总得给自己留点棺材本,你舅母身体又不是很好,听到这消息未免担忧啊,你看”

    两人都觉得对方人品很没有下限,舅舅外甥同时住嘴分道扬镳了,辽东的总兵单独一年进项也不止这个数,谁都清楚对方的家底,也都明白对方舍命不舍财的性格,说得太多了浪费口舌。

    不过第二天这三位连总督带总兵的亲随,都不约而同的出来上街买东西了,吴三桂的亲随买的是一套茶具,祖大寿的亲兵买的是茶具加桌椅,洪承畴的侍卫买的除了这两样,还有全套的餐具。

章节目录

明末大导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深蓝的国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深蓝的国度并收藏明末大导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