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难怪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呢,俞燕飞顿时想了起来,都是那些老朱家的人逼着自己作诗,搞得脑子有点短路,结果把这茬给忘得干干净净了!别看孙传庭此人是进士出身,可是会带兵会打仗,是大明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督师,要不是崇祯皇帝心急瞎指挥,他也不会败得那样惨,结果马革裹尸以死报效朝廷。

    接到吴槐的传召后,孙传庭匆匆忙忙来到了俞燕飞的房间,进门后就跪倒在地,叩头说道:“犯官孙传庭拜见督师大人,感谢大人的救命之恩,以后定当肝脑涂地,绝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俞燕飞把他扶了起来,这是个快到五十岁的中年人,脸色有些苍白,常年在诏狱那种鬼地方,连阳光也难以见到,身体健康一定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可到底是统兵打仗的人,牢狱之灾并没有磨去孙传庭的气势,俞燕飞笑着说道:“其实也不用感谢本督,是你自己以往的才能,救了你自己一命,再说朝廷也未必有杀你之心,在剿灭高迎祥和李自成的战役中,你为大明朝廷立了赫赫战功,无非就是某些人心胸狭窄,听不得别人的话,见不得别人能力强,暗中使了黑手。”

    然后说道:“在本督的麾下你放心就是,这类嫉贤妒能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但凡你有一技之长,本督一定不会埋没你,怕的就是你自己没有这个本事!跟着我好好的表现,等到辽东局势稳定以后,本督就推荐你接任蓟辽总督,洪承畴不是这块材料,只会死守不会进攻,坐等着挨打。”

    孙传庭听到这些话,顿时生出了知己之念,觉得这位年轻的辽东经略,心胸开阔为国抡才,这是自己最好的追随对象!他和杨嗣昌是死仇,要不然也不会落到现在的地步,陈督师看不起杨嗣昌,而且知人善任,极度认可他的能力,自然是他的同道中人。所谓道不同者不相为谋,这次复出可能是最后一次机遇,能不能为大明效力,创造一番业绩荣归故里,就看这位陈督师的了。

    孙传庭再次拜倒说道:“孙传庭感激大人的勉励,您放心,在下定当竭尽所能辅佐您,把身家性命系于您的身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程前往辽东?”

    俞燕飞笑了笑说道:“不要说的那么严重,跟着我去辽东,你必将有大好的前程,只要我们把辽东经营好了,本督就能取杨嗣昌的职务代之。可如今我的权力实在是太大,除了辽东经略还是北直隶巡抚,所以不能长时间执掌兵权,以免遭人猜忌。”

    孙传庭对这些话深以为然,对俞燕飞的更加死心塌地了,这年头知进退的人实在太少,这样的做法才能保证将来的富贵荣华。俞燕飞又说道:“等到我入阁之后,你就是我在军队最重要的助手,等到合适的时机,成为内阁阁员大学士,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接着说道:“你在狱中多有折磨,身体已经不如先前了,这两天就在客栈好好休息,等会我请司礼监的高公公,派个宫里的御医给你瞧瞧,最好开点方子补一补。有什么信件早点写,我派锦衣卫的人给你送到家里。”补充了一句说道:“明天我要到书堂给四皇子讲解《坤舆万国全图》,我们后天出发赶往津海城,在那里登船去宁远。”

    孙传庭感到了这位陈督师的关爱之心,感动的差点掉了泪,虽然控制住了,但眼圈还是红了。稳定了一下情绪,他由衷的赞叹说道:“大人果真是学识渊博,连《坤舆万国全图》这种神秘的东西也精通,下官可不是拍马屁,自从外夷传教士把此图进献给万历皇帝,到现在为止,数遍大明朝廷能看懂这张图的人,恐怕也不超过十人之数。”

    俞燕飞虽然很得意,却说道:“闭关锁国只会落后受欺负,既然身为大明的臣子,自然要扭转这种局面。等到辽东的大局已定,本督会把此图大量印刷,然后派人广为讲解,我大明亿万黎民百姓,怕是还认为是天圆地方,岂不被那些外夷人看扁了?”

    这时候月媚走了进来,轻声说道:“大人,饭菜已经准备好了,是从附近的酒楼专门要的,你是现在吃还是略等一会?”俞燕飞对孙传庭说道:“孙大人在诏狱里没少受罪,跟着我一起喝杯酒算是压压惊,等到了辽东,我再好好的请你大吃一顿。不要推辞,跟着我走吧,今天中午的时候我在皇宫没有吃饱,现在还饿着呢!”

    上早朝的时候居然跑题了,这种事情还是崇祯皇帝登基以来的第一次,不过文武百官都没有劝谏,反而觉得轻松了很多,这位天子太难伺候,每次的朝廷气氛压抑的想让人拳打脚踢发泄一番,可皇帝到底也是人,不是神仙,总算恢复正常了。本来还有两个言官没眼力劲,想要出班劝阻,但是大部分人用恶狠狠的眼神,把他们给吓回去了。

    崇祯皇帝说道:“昨天朕得了两首好诗,足以流传后世的佳作,忍不住就想和诸位爱卿说一说。”范复粹躬身说道:“敢问万岁爷,这两首诗是何人所作?”崇祯皇帝说道:“是陈清扬陈爱卿的新作。”

    在场的文官们顿时眼前一亮,顿时就来了兴致,是那个写菊花诗和柳絮词的陈清扬,赫赫有名的江南文坛大师,他的作品不可不赏。武将们却是有些打哈欠,最讨厌这种之乎者也的东西了,云山雾罩不知所谓,还不如回家搂着**美妾喝酒听小曲舒坦呢!

    张四知有些谄媚的说道:“既然万岁爷认为是难得一见的佳作,臣等愿意聆听欣赏一番。”崇祯皇帝说道:“一首是应景诗,现在是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田野乡村放风筝的儿童遍地都是,所以他作了一首诗,诗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场的文臣一片叫好声,连武将也觉得甚是顺口,很通俗易懂,只要不是傻瓜,都听得明白。范复粹感叹的说道:“不愧是名动江南的读书人,这首诗把春景和童戏描绘的活灵活现,让人为之耳目一新,好诗啊!”

    崇祯皇帝又说道:“第二首是明志诗,诸位爱卿都知道安远驿市舶司曾经是什么样子,一年下来向朝廷缴纳的,不过三四万两的税银而已。可自从陈卿担任提举以来,已经向朝廷输送了三百多万两白银,等于是过去一百年的税收!朕写信问陈清扬,为了朝廷的事情得罪了那么多人,这值得吗?他就写了一首诗明志,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在场的所有人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场景,但是人人都觉得就该如此,陈清扬好强大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决心,能做出这样的诗句,此人必定是忠贞之士。

    内阁姚明恭激动的说道:“陈清扬大人的这首明志诗,完全可以和于少保的《石灰吟》相媲美,可以流芳百世,当为吾辈之楷模!臣为万岁爷慧眼识人而致贺!”

    此话一说,朝堂上又是一片赞美声,读书人不管行为多么无耻,能到这样的位置,肚里还是有些墨水的,否则也考不上进士入朝为官,听到这样的好诗,难免要忍不住发表一下评论。

章节目录

明末大导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深蓝的国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深蓝的国度并收藏明末大导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