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拿着银票手哆哆嗦嗦的孙宝贤,还有他那贪婪欣喜的神情,韩文熙和高怀铮对视一眼,都把头扭到了一边。两人是觉得有点掉身份,怎么就和这个家伙是一个派系的人,瞧瞧,他的两只小绿豆眼都要冒绿光了,像是一只饥饿的乌鸦看到一团臭烘烘的腐肉,怕是接下来就要流口水了吧?

    在俞燕飞面前出了这么大的洋相,他们也觉得很难为情,不由得在心里破口大骂孙宝贤,把他家所有的女性都问候了一遍!靠,你这辈子就没有见过银票是吧,好歹也是司礼监派来的人,给内廷留点颜面行不行啊!

    他们两个吃的满嘴流油,那里想过人家孙宝贤的感受,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银票,有这样的反应也是合情合理的,一般宦官见得都是些散碎银两,或者是铜钱宝钞,银票这玩意不是谁都能有机会接触的。

    孙宝贤结结巴巴的说道:“陈大人,这未免也太多了吧,咱家实在不敢接受这样的厚赏。”话虽然这样说,可他的手就是不伸出来,真的是舍不得啊!

    高怀铮鄙夷的说道:“宝贤啊,大家论起来都不是外人,你就放心收下吧,陈大人深受万岁爷和高公公的青睐,可谓前程远大,用不了三年两载的就会到京城任职,到时候有些事情可能会需要你的帮助,别忘记今天的这份心意也就是了。”

    俞燕飞转头对韩文熙说道:“文熙兄,海运稽查司的水军,从我离开寕波府去金陵城,一直到我回来的这段期间,可谓是收获颇丰,截获的那些货物和商船,按照市面的价格算起来,居然有十几万两银子之多,很耀眼的开门红啊!但现在的问题是,货物放在知府衙门的仓库中有些不保险,特别那些丝织品,一旦受潮或者有的损伤,那可就白白浪费了我们的一番心血。”

    韩文熙点了点头说道:“清扬老弟的顾虑非常周全,我其实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前几天你在金陵城没有办法面谈,既然回来了,就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麻烦。”

    俞燕飞说道:“我决定以市舶司和知府衙门的名义,把这些货物公开卖给寕波府的海商,价钱可以相对低廉一点,毕竟不是正常的交易,总要给人家点甜头。至于卖货得到的这笔银子,我们市舶司、知府衙门和高公公三家平分,各自拿三分之一,作为日常的办公费用,还要处理一些上面的关系,不知道你的意下如何啊?”

    意下如何,这还用说嘛,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同了,白捡的银子谁不想要,韩文熙满意的说道:“这些奸商无视市舶司的法令,公然逃税出海私运货物牟取暴利,这是他们咎由自取,以后还要加大盘缠力度,遇到类似的事情就按照清扬老弟的办法处理,我没有异议。”

    韩文熙没有异议,高怀铮更没有异议,还紧跟着说道:“陈大人,你的陈家店在寕波府不是有分店吗,不如就由你把这些货物吃掉,有了便宜怎么能便宜外人?”

    俞燕飞摇了摇头说道:“我的陈家店出面收购没收的赃物,这会引起一些人的非议,觉得我们是在以权谋私。万岁爷对市舶司期望甚高,你我都是皇命的执行者,前期做事还是稳妥一点好,也显得我们心底坦荡大公无私,完全是为朝廷着想,是为建立新制度着想,这对我们的名声是很有好处的。”

    听听,坐地分赃的人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也难怪会成为万岁爷眼中的红人,这完全是中饱私囊,还说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干嘛,又想当**又要立牌坊,读书人果然是卑鄙无耻的很,高怀铮对俞燕飞大为钦佩,人家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比他强的太多,以后还是闷声发大财的好,得罪了这样的人,说不定哪天就被埋到坑里了。

    朱由检终于等到了俞燕飞的密折,他对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税银倒是没有太在意,最近因为查抄薛党的家产,内库可是收入可观,财政压力大大缓解了。俞燕飞要举荐三个学生到豫南省任职,这可是关系到他下一步对朝廷中枢改制的重要环节。

    在朱由检看来,内阁和六部太多老迈不堪的官员,思想迂腐不堪,只想着为自己谋私利,却不顾朝廷的安危,结党营私派系林立,遇到国家大事就把大明朝堂变成一潭死水,闻到利益就蜂拥而上,看到这些人他就觉得心里有股子火。

    眼下湖广和川西的张献忠匪患未平,李自成又在豫南省坐大,可满朝的文武百官却没有人站出来替他分忧解难,像是旱灾严重饿殍遍野的豫南省,居然没有人愿意去当官,即便有那些自告奋勇的,也都是些无能之辈,目的是到那里混资历,要是把这样的人放进豫南省,对朝廷那可是毁灭性的打击。

    “臣陈清扬启奏陛下,蒙圣恩以举人之功名,担负安远驿市舶司提举之重担,兼监察御史之职责,统领市舶司疏通海上商路,许以内库赋税之大权,并委任组建海运稽查司水军,臣不胜惶恐之至,遥叩拜领陛下之天恩浩荡。守备太监韩赞周传陛下旨意,问询臣对豫南省局势之意见,请恕臣大胆直言。”

    “豫南省乃是我朝中原腹地,设有八府一直隶州,东接皖省东山省,北接北直隶,西接匪首李自成的起兵之地西陕省,实乃大明之中心地带,位尤重焉!豫南省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人口众多,原本是我朝的产粮重地,现时逢百年难遇之旱灾土地欠收,又有不法粮商哄抬价格,导致粮价高涨,豫南省之官员无视灾情,无视万岁爷之仁心,无视朝廷法令,肆意加重赋税加大火耗,结果民不聊生!”

    “大明自从太祖时期,就已经天下归心,实乃天下之正统,且万岁爷励精图治心系黎民百姓之苦难,想来豫南省的百姓也是希望做大明的子民。可先是旱灾后有朝廷官员的不作为,叛贼李自成就是利用这种机会,鼓动灾民反抗朝廷,施以薄恩小利,广为收买人心,眼看实力不断增强,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必成朝廷之大患。”

    “人在世上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吃饭,吃饱饭就没有人想着造反了,这是最简单的道理。臣奏请三个学生前去豫南省任职,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若要阻止李自成做大形成致命之威胁,必然先从吏治这篇大文章开始。”

    “整顿各府的官场风气,把朝廷的恩泽宣扬到位,臣在江南之地多收粮食,尽快运抵豫南省赈灾,朝廷也尽可能想办法从富裕省份调粮,多管齐下,可解眼前之燃眉之急,阻止那些灾民受到李贼蛊惑,减少叛军的实力,此可谓釜底抽薪之计。”

    “李贼和湖广之地的张贼,反叛朝廷为非作歹,其恶行简直罄竹难书,这样的叛军必须加以彻底剿灭,方显吾皇之君威大明之强盛,然豫南省各地官府却只知道向朝廷告急,给万岁爷施加压力,无一人能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实非朝廷之福,臣一介书生不敢妄谈军事,自有内阁和兵部考虑”

章节目录

明末大导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深蓝的国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深蓝的国度并收藏明末大导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