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每个人一生必经的阶段,是不可违逆的自然规律。

    从古至今,世间流传着许多不老传说,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想要逃脱死亡的命运,但却无一例外地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接下来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十五岁少年和死亡的故事。

    李晓远是一名普通的在校中学生,和大多数的人一样,李晓远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是电子器材厂的流水线工人,生活只能算勉强过得去。

    为此,李晓远从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好好学习,将来靠自己的努力考进名牌大学,从此改写自己的命运。

    李晓远也没有让自己的父母失望,如今的他就读于本市最好的中学,在尖子班中依旧名列前茅。

    不过自从上个星期开始,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觉得李晓远有些变了。

    平时很喜欢和同学嬉笑玩闹的他变得沉默寡言,上课的时候也经常会开小差,一个人看着书本发呆。

    为此,班主任亲自去李晓远的家里做了次家访,才得知李晓远的爷爷前不久过世的消息。

    由于李晓远的父母经常会上中晚班,到家基本都要后半夜,甚至是第二天的早上,所以李晓远一直都去爷爷奶奶家吃晚饭,做完功课之后爷爷就会送他回自己家。

    路上爷爷总是会和李晓远谈心,讲讲故事,教他做人的道理。

    可以说,爷爷对李晓远的思想启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李晓远的眼里,爷爷是自己最崇拜的人。

    孩子的世界里没有死亡这种残忍的概念,爷爷的突然离世对李晓远还未成熟心灵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他在学校反常的表现因此得到了解释。

    对此,班主任和父母都表示非常痛心,虽然爷爷的离世是一件让人悲伤的事情,但一直沉浸在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中,也是不对的。

    毕竟活着的人还有自己的路要走,况且像李晓远这样的好苗子,要是因为情感上的问题耽误了大好前程,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于是乎,这次家访的后半段时间完全变成了家长和老师对李晓远的情绪疏导。

    可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李晓远居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够了!你们大人都是一群自私鬼,整天只顾着自己的感受,去要求小孩子做这做那!我知道爷爷他还没死,他告诉我他会回来的!”

    家访最终以父亲恨铁不成钢的一记耳光结束了。

    当晚,李晓远一个人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不足十平米的狭小空间对于已经长大的他显得有些拥挤。

    听着隔壁父母起伏的鼾声,李晓远的心里闪过一丝愧疚。

    父母的期待一直是李晓远拼命学习的动力,他知道爸妈在厂里很辛苦,供他吃穿上学很不容易,今天难得有机会赶上父母都是早班,本来好好的团聚之夜却以这种形式收场。

    李晓远的眼眶有些湿润,他也不想伤父母的心,可自己就是控制不住地会去想爷爷,他甚至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听见爷爷的声音在自己耳边响起,和他说着以前他最爱的听的故事。

    在华夏东部有一座古老的山村,与世隔绝,传说在那里生活的人都很长寿,平均寿命都要到200岁。

    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个村庄被一支进山考察矿脉的勘探队发现,就此解开了山村长寿的秘密。

    勘探队发现,在山村地下一百米的深处有一条地下河,通过对村中古井打上来的井水进行化验,同行的一位科学家发现了水中蕴含着一种极其罕见的矿物质,可以减缓人体衰老的过程。

    勘探队将这一发现对外进行了公布,可是就在他们想要再一次回到那个小山村洽谈井水开发项目的时候,却怎么也没办法再找到它了。

    整个村子就像是在一夜间整个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就连原先探测出的地下河也一并消失了。

    不知道爷爷喝了这井中的水,会不会再次活过来呢?

    李晓远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着,这时候,他的耳中突然传来一声苍老的低语:“晓远呐,晓远呐,晓远呐”

    那个声音起初非常轻微,但随着李晓远精神的不断集中,他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声音离他越来越近,最终几乎都是贴着他的耳朵在那里说:“晓远呐,你有水吗?有水吗?爷爷在下面好渴啊。晓远呐,你有水吗”

    苍老的声音在晓远的耳边不停地回荡,他哇地一声从床上坐了起来,痛苦地捂住了耳朵。

    对门卧室的灯亮了,母亲披着外套走进李晓远的房间,顺手打开了墙上的开关。

    房间里顿时变得明亮起来。

    “这孩子,怎么全身是汗啊,是不是做噩梦了?”母亲心疼地替李晓远擦去额头上的汗水。

    李晓远只觉得耳边的声音消失了,他一下子扑到了母亲怀里嚎啕大哭起来:“妈妈,我又听到爷爷和我说话了,呜呜呜,他说他口渴,一直在问我讨水喝,呜呜呜。我该怎么办妈妈?求求你帮帮爷爷吧,呜呜呜。”

    李晓远语无伦次地哭嚎着,父亲也从卧室走了出来,在问明情况之后,上去就要给李晓远一巴掌:“你这孩子,怎么死活就是说不听啊?你爷爷已经死了,而且已经被火化了。他现在在公墓里躺着,怎么可能在你耳朵边上说话啊?你要是再敢胡说八道半夜不睡觉,我就把你扔到大马路上去!”

    最终还是母亲将愤怒的父亲拖出了房间。就这样,李晓远的家访彻底以失败告终。

    此后的几天里,他依旧是浑浑噩噩的状态,索性成绩却是一如既往的好,老师也就没再追究他的事。

    事情在第二个星期的一次郊游中获得了转机。

    李晓远的学校组织了一场名为忆苦思甜的郊游活动。

    校方决定让这些城里的孩子到偏远的山区进行一次交换旅行,让他们体会一下山村孩子艰苦的生活,从而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良好资源,好好学习,将来努力回报社会。

    这座不知名的山村,在距离学校所在城市三百多公里外的深山中。

    学校租了三辆大巴车接送学生往返。

    这次意外的山村之行对于李晓远来说,除了有忆苦思甜的意义,还有就是寻找爷爷故事中那个拥有着长生功效的神秘井水了。

    之所以会让李晓远联想到这些,只是单纯的因为那个村和传说中一样是在山里,而且没有名字。

    这些充满未知特点的线索引发着李晓远的遐想,使他对这次的山村之行平添了一种另类的期待。

    出发的当天,李晓远五点多就起床洗漱,将父母隔夜准备好的煮鸡蛋和一杯牛奶热了吃了,背上自己早已整理好的书包出门上学去。

    骑车来到学校,李晓远被班主任直接带上了一辆大巴,同学们陆续上车,人很快到齐。

    大巴从学校出发,向着大山驶去。

    窗外的高楼大厦逐渐被田园风光所取代,三个多小时之后,大巴车停靠着一处山脚下,学生们下车,早已等在进山口的一位村民充当了师生们的向导,领着众人向山村进发。

    这座山远比李晓远想象中还要荒凉,光秃秃的山坡上很少能见到绿色的植物,脚踩上去就会扬起一阵干燥的黄土,真的很难想象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靠什么生活的。

    李晓远甚至怀疑是不是学校带他们来错了地方,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山村都是在那种植被茂盛的深山老林里才对。

    顺着山道爬行了约有半个小时,一片低矮的木板房出现在了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带着几名村民站在村口,见到众人上来,立刻笑呵呵地迎了上来,将学生们带进了村子。

    由于李晓远是站在第一排带队的,所以他从老人与老师的谈话中得知,老人是这个村的村长,他在村委会安排了中饭,请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去用餐。

    李晓远早饭就吃了一个鸡蛋,到现在肚子早就饿了,一听到有吃的,自然是非常高兴,领着队伍就朝村委会的方向走。

    原本以为村委会会比先前看到的木头房子会好一些,谁知道只是面积大了些,破落的感觉却是一点都没有变。

    更让李晓远失望的是,村长口中所谓的中饭,其实就是两个很硬的白馒头外加一盆咸菜,还有一锅稀到不能再稀的小米粥。

    许多学生都因为饭菜难以下咽,最终放弃了午饭,而是选择用自己带来的零食充饥。

    虽然老师们显然也不喜欢这里的伙食,但出于为人师表的带头作用,还是一个个硬着头皮把馒头都给吃下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馒头不太新鲜,李晓远在勉强吃下一个馒头之后,肚子突然就疼了起来。没办法只能和班主任请假,跑去附近的一间茅房上厕所。

    一通畅快的宣泄令李晓远精神振奋,离开茅房的时候,他无意中看见了村委会的后面有一口用石头围成的井。不由得想起爷爷和自己说起的不老村传说。

    李晓远向着井口走去,来到近前,他看见井边放着一个木桶,上面用绳子拴在一个木头转轴上,井口的位置并不算高,李晓远趴上去向井深处望去,里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清。

    捡起地上的木桶扔进井里,转轴上的绳子嗖嗖地往下放,几乎快要放完时,才从井的深处传出木桶落水的声音。

    李晓远兴奋的抓住转轴的把手,开始摇转轴,他一个孩子转到一半就没了力气,结果手一松,木桶又给落回了井里。

    落水声在井中响起,随即传来一阵幽幽的说话声。

    出于好奇,李晓远把耳朵凑到井边,仔细地去听那个声音。

    “晓远呐,这里的水真甜呐,晓远呐,你快拉我上去吧,快啊”

    是爷爷!爷爷居然在这口井里!

    李晓远拼命地摇着转轴,也顾不上掌心传来的阵阵疼痛了,紧紧握着转轴的把手,生怕自己一松开,爷爷又会落回冰冷的井底。

    终于,爷爷的声音就快到井口了,白帆咬牙坚持,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抓住了木桶上的绳子,想将盛满水的木桶拎出来。

    可是李晓远明显低估了那桶水的重量,握着转轴的手一松开,水桶猛地往下一沉,直接将李晓远给带着翻进了井里。

    李晓远脑子当时就懵了,随即闪过的一个念头就是自己这次要完了。

    就在这时,有一只大手猛地拽住了李晓远背上的衣服,将他几乎已经垂直的身体重新拽出了井外。

    “呼呼”

    李晓远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地喘着气,他听见身后的井中传来一声重物落水的声音,想看看是谁救了自己,可身边却连一个人都没有。

    这时候有个穿校服的学生从远处向李晓远这边跑了过来,到了近前,李晓远才发现自己不认识对方,似乎是别的班的学生。

    “同学,刚才拽你的那个老头是谁啊?”那个学生没头没脑地问李晓远,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李晓远被对方问的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刚才自己落井的时候,是一个老头把自己拽上来的?

    可是为什么当自己上来的时候,却没有看到人呢?

    “不好意思同学,我不知道是谁把我拉上来的,你有看清楚那个人的样子吗?”

    学生摇了摇头,指了指李晓远身后的那口井,语气中带着些许惊恐:“当时那人背对着我,加上距离有比较远,我只能看见他穿着一身条纹病服,而且背影佝偻。在把你拉上来之后,他就跳进井里去了。”

    当天晚上,大巴车行驶在返回城市的公路上,望着窗外迅速消失的远山,李晓远的心情却是久久都不能平静。

    先前在井边救了自己一命的正是爷爷,那件条纹病服是爷爷离世时穿的最后一件衣服。

    当那位朴实的老村长从李晓远口中得知了整件事情的经过时,他告诉了李晓远两件事:

    第一,这个山村并不是什么传说中的不老村,自己年长且长寿的秘密只是由于规律的作息,和井水无关;

    第二,这世上的一些恶人死后不会主动投胎,而是会留在人间继续作恶。

    他们会在人的精神极其脆弱时对人造成影响,李晓远这段时间听到的那个声音其实并不是爷爷在呼唤他,而是这些恶灵利用他对爷爷的思念,想要将李晓远引入歧途。

    或许是亲人的思念让逝者无法安息,直到在井边救下被恶灵蛊惑的李晓远,爷爷才安心地离开了人世。

    因为井水直通黄泉,这也是爷爷最终会选择跳井的原因。

    此刻看着远去的大山,李晓远在心中暗自发誓,自己一定要好好振作,努力学习,不再让爷爷和父母为自己担心。

    因为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李晓远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世上有件事远比死亡更可怕,那就是虚度光阴。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奇诡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一台电饭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台电饭锅并收藏奇诡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