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推荐:本书最快更新网站http://www.yunlaige.com 或者百度输入 云来阁】

    元佶见过贺兰萦,贺兰萦流泪唏嘘。皇帝心里很不安,元佶不得不为元襄说了许多好话,试图让皇帝相信元襄对他乃是忠诚,并无恶意。幸而元襄表现的也相当出色,比贺兰闵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贺兰萦戒备减轻不少。

    他迟疑道:“朕好像在哪里见过你,眼熟的很。”

    元襄拱手捧剑:“回皇上的话,臣自幼长在东宫,是昭怀太子身边的人,在上林苑,皇上当初见过的。”

    贺兰萦给他又勾起伤心事,眼红道:“若是朕的太子活着,朕也不会沦落到今天。”

    贺兰萦人蠢,然也自有一套划分亲疏的体系。他只信任亲人,他爹,他娘,他儿子他老婆他兄弟。但现在,他的父母妻儿,一个接一个的已经死去了,他最信任的兄弟贺兰闵也兵败了,剩下的几个兄弟,只是让他惧怕了。

    听说元襄是贺兰玉栽培的人,又救了他,对他十分恭敬,他心中酸楚又有点感动,好像他的太子还活着一样。

    太妃低下去将元襄扶起来,目光温柔期许:“好孩子,殿下没有白疼你。”

    贺兰萦的态度几乎完全随太妃走,忙也诌奖了几句。

    元佶松了一口气。

    久别重逢,元佶同刘太妃,两人对坐说了一整夜的话。

    这几个月来发生的事情,聊着都有些沉重。元佶一脸大病初愈的憔悴,太妃也语气时不时的透出悲哀。

    都知道,回到洛阳的前景只是一片黯淡。

    刘太妃并没有问起丝毫她跟元襄的事情,元佶知道这是个聪明的女人,不该问的绝不会多嘴。

    说来也奇怪,她同太妃无亲无故,却颇有知交默契,谈起彼此间事,或者朝廷上,总有种心照不宣惺惺相惜的味道。太妃对她很好,无数次在危险时帮助她,提点她,幸而有她,元佶茫然时总能找到安慰和方向。

    从太妃处出来,回到自己的帐子,庾纯领着贺兰瑾正等着她,庾纯见她施礼。

    贺兰瑾则扑到她怀中来:“母亲!”

    庾纯形容消瘦,布袍粗服,脸上却是永远的波澜不惊,语气平静而温和的同她说话。

    元佶同他谈了小半夜,庾纯告辞离去,把贺兰瑾留下了。

    半年没见,贺兰瑾长大了一点,元佶给他洗了澡,亲自带他睡觉。

    贺兰瑾很依赖的抱着他,软乎乎的身体窝在她怀里:“母亲,你会一直疼我的对不对?”

    元佶摸他头发,柔声道:“当然了。”

    贺兰瑾有些不安,闷闷的嗯了一声,像个孤独可怜的幼兽,紧紧的攀附在她身上。

    他才五岁,可是心思早熟兼具天生敏感,他感觉四周都很危险。尽管他小小的心里已经在学会坚强,学会勇敢,但是到底还是个小孩儿,天生要依赖娘,想要从成年的母亲身上获得安全和保护。

    庾纯教他,要听母妃的话,要跟母妃亲近,母妃会保护他。

    元佶搂着他,突然又想起了端端。

    然而念头只是一闪,立刻被她强行的挥散开去。关于端端的问题,她不能去想。

    劫后余生的洛阳城,透着一股子夕阳衰草的颓败。

    庚申之变中死去的贵族,百姓,不计其数,洛阳人口在屠杀中少了三分之一,朝廷的官员被杀了大半,长沙王贺兰钧携着文武百官于洛阳郊外迎接皇帝入城,一片片看过去,几乎全是元佶不认得的生面孔。

    时已初秋,亭桥上红枫似火,元佶拉着贺兰瑾下车。长沙王率群臣下拜,贺兰萦状如惊兔,在长沙王的邀请下,被劫持一般的送上了銮驾。卤薄仪仗浩浩荡荡,进了承明门,元襄不能再进了。

    元佶怀中抱着贺兰瑾,他骑在马上,位置很显眼,就想等她回头。至少给他一个眼神。

    不过元佶并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宫苑勉强维持旧貌。车驾一路通过华林园,亭台楼阙,处处还残留着被兵火损毁的痕迹,不过显然也经过了修葺,新生的花木倒是繁盛,绽放了满目秋光,新旧交错,有一种奇异的美丽祥和。

    元佶见到崔林秀,他现在竟然做了中书令。

    并且还娶了裴氏一位女儿为妻,仕途情路两得意,裴氏已经有了身孕,这速度惊的元佶目瞪口呆。

    裴氏却是尚书令裴熠的幼女,小名叫阿园,元佶见过。姑娘人漂亮,性子娇憨可爱知书识礼,见了元佶话多的不行。

    裴熠是个老狐狸,这朝廷时局怎么变化,掌权的换了一拨又一拨,人家始终屹立不倒。随便朝堂上站的是谁,太子也罢皇后也罢成都王爷罢长沙王也罢,尚书令大人都是都是大家争相拉拢的香饽饽。

    没想到崔林秀也混到了这一天,元佶颇感慨。

    她从认识崔林秀就知道他是个不甘寂寞的人物,如今真算是如鱼得水,才二十多岁的年纪就爬到如此高位,朝中年轻一派,可以望见的也就数他。出将入相,青鸟入云,指日可待了。

    庾纯做了少傅,官位并没升多少,看来长沙王是有意的要压制东宫了。

    元佶只管照顾好贺兰瑾。至少在宫中、在东宫,她还是能做主的。长沙王并不敢太放肆。

    阿园莫名同元佶亲近起来,自从她回了宫,无事便爱上宫里来找元佶说话,元佶见到她倒也很高兴,聊解寂寞。

    她有点想念端端,只是,她不敢再见元襄。

    元襄把端端稀罕的不得了。

    见不到元佶了,他把注意力全放在了端端身上,军中没有事情,他每日在家就是玩。

    宋碧拿着衣服进来,他还跟个狗似的趴在床上逗端端,宋碧好笑:“我的主子!水都放凉了,快洗吧,还玩着呢。”

    元襄边挽袖子边下床来,让他去洗澡,他只跟水里汆了几下就跳出来了,宋碧没奈何。

    端端乖的很,会认人,又大又黑又亮的眼珠转动着到处观察,迎着光细看的话还是看得到墨绿的光彩。元襄看他又喜,喜了又亲,端端小手抓住了他垂下肩膀的头发,抓住便不放手了,扯的他爹龇牙咧嘴的。他张开没牙的嘴哈哈笑起来。

    元襄爱他爱到要哭,见他一笑,感动的眼泪汪汪的。

    奶妈要带端端睡觉,元襄不让,他自己要跟端端睡。

    幸而端端很乖,也很喜欢他,元襄把他放在自己的被窝里睡。

    他到底是个男人家,这些事情上比不得女人心细稳妥,宋碧生怕他把端端给弄着凉了或者捂坏了什么的。再说小婴儿晚上要饿要尿床,他睡的跟个死猪似的,端端哭都哭不醒他,宋碧只得守在外间,半夜起来一趟给端端把尿。

    她把端端从元襄被窝里抱出来,把了尿,又给奶妈那里吃了一阵奶,再抱回去,又放回他枕边。

    元襄还在睡,压根醒都没醒。宋碧给他盖上被子,心里好笑,就这样子还想当娘呢。

    元襄早上爬起来,第一件事揭开被角看端端,小家伙还在酣睡,他夸奖道:“儿子,你真乖,晚上都没哭呀。”

    然后便跟宋碧奶妈子等人炫耀:“你们说端端不好带,又要哭又要尿的,怎么我带他他不哭也不尿,睡的可乖了。”

    宋碧一边摆早膳一边笑:“因为你是他亲爹呀,他认得亲爹,自然就不哭。”

    元襄披了散袍子,光着脚下床去洗脸,打了个哈欠。

    “有道理。”

    元襄想让宋碧给端端当娘,纳了她,然而打了很久的主意,迟迟下不得决心,

    他还是不不情愿让端端管别人叫娘。

    要是端端认了别人做娘,以后还怎么认他亲娘?

    他只好把这件事拖了下去。

    先让宋碧把端端照顾着。

    反正端端还小。

    端端的快乐维持不了多久。

    一个人过了几天,他又熬不住了。

    空虚寂寞,心痒难受。

    有个孩儿也不够,想孩儿他娘。大半夜的发/骚,浑身饥/渴难/耐,早上起来裤子支楞了老高。

    撸了好几把,还是下不去。他算算时间,有好几个月没干那事了。

    用饭的时候不小心瞟到婢女的胸,他又猫爪子挠心一样难受了,饭也吃不下去,满屋子叹气,只想做点什么。

    元佶收到他递来信,看了几眼,放到蜡烛上烧掉了。

    元襄让她到寺里去,干什么去?他又扯东拉西的,理由说的很莫名其妙。

    她潜意识就察觉出他的心思。

    元襄在寺中转了一圈,在约定的房间里等她。

    他满肚子骚/情,一壶接一壶的灌水,跑了好几趟茅房,元佶始终是没来。

    他寂寞的在禅床上枯坐了半日。

    等到最后,天色有些阴沉,仿佛要下雨。

    他知道元佶是不会来了,从期待到焦急到失望到难过,热情也降下去了,早上的时候裤/裆里还发/骚,这会也萎靡不振了。

    他觉得元佶大概是有什么事情来不了,不过心中也知道这只是自我安慰,如果真的是那样,她至少会让人告诉自己一声。

    然而元佶没来,也没让任何人来给他回话。单就是无视他。

    小和尚给他送来饭食,他没滋没味的吃了几粒米。

    苦涩难咽,他突然难受的想哭。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你们的评论和意见,我才放心写下一章的情节哇!

章节目录

穿越之弟弟是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七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筒并收藏穿越之弟弟是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