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推荐:本书最快更新网站http://www.yunlaige.com 或者百度输入 云来阁】

    元襄又闹了一场饿虎扑食,把太子的早膳搅的一塌糊涂。贺兰玉也一次有趣,两次也发现这小孩太头疼,退让了几尺也避不开那要命的灾难一般的元氏姐弟,他起身独自坐到了窗前去,横了一只手臂靠在窗框上,看画眉鸟儿梳理羽毛。

    知道是招了厌恶,元佶羞愧的面红耳赤,不敢回头去看对方,好不容易熬到元襄折腾完,贺兰玉仍旧打发人送他们回去。她以为太子嫌弃自己姐弟二人,以后八成是不会再让自己过去,哪知到了晚间庾纯仍旧过来了,送些吃食,还捎带有贺兰玉的关照,第二日早早起床,又被带去一块吃了一顿不甚和平的早饭。

    元佶每天吃饭吃的提心吊胆,生怕贺兰玉哪天会突然发怒一巴掌将他扇飞。

    然而贺兰玉始终脾气很好。

    腊月,洛阳又接连下了几日暴雪。

    寒冬里,贺兰玉也不往别处去,每日卧在榻上消闲,他不见外客,禅院中总是寂静的没有人气。

    元佶每日晨时被带去陪他用早膳,很快又被送回去,她整日的事便是围着个元襄转,跟陶景问他的病况,并且尝试着教他正确的吐字发音。陶景说,元襄能听到一点声音,就能学着说话,只是要教会他并不容易。

    一句话总是听不懂,学不像,他着急了会发火。元佶将课堂设在庭院里,雪地里光线敞亮,冰冷的温度刺激人的精神,她坐在小石桌旁,从最简单的字开始,一个个的教元襄念,夸张的做大口型,让他能够看到自己发音时舌头嘴唇的的动作,不断重复,强调,十遍,二十遍,并且抓着他的小手让他抚摸自己的喉咙,感觉声带的不同震动。

    见到贺兰玉的时间始终不多,到后来,元佶几乎不大关注他,每日只管带着元襄说话念字。有一天天气很晴朗的时候,她在贺兰玉屋子里呆了一个下午,贺兰玉还有一搭没一搭的睡觉,同她统共说了不到十句话。

    小猫长成大猫了,胖胖的一只,是元襄的心头宝。庭院中红梅开的最盛的时候,有一天,元佶带着阿襄在亭子里玩耍,宋碧说:“太子又走了呀。”元佶讶异道:“他走了?”

    宋碧说:“太子回东宫去了。”

    元佶“哦”了一声,心不在焉了半日,晚上,有从东宫送来的热点心,证明太子确实是走了,不过并没有忘了她。

    贺兰玉不在,又无处不在,元佶见不到他人,不过隔三差五会有从东宫送来的吃食,或者小玩意儿或者小礼物,崭新的宫缎衣料,吩咐了给姐弟两个做新衣服。六月的时候,贺兰玉让人送给了她一匹红色的小马,还有一套的胡服靴帽,黑檀木小弓,十分神气漂亮,元佶爱不释手了,问道:“殿下送我这个干什么呀?”派来的侍从答:“殿下说,今天是姑娘的生日。”

    元佶从来没说过自己的生日,没想到贺兰玉会知道,并且还记在心上。

    元襄还是不大能听见,他只会根据对方的嘴唇和表情读懂语言,别人说话,他就一个人闷头闷脑跟小猫玩。口齿清楚了很多,但是还是不爱开口,呆头呆脑的模样,但是有个火爆的脾气,发作起来好比小怪兽。多数时候他是温和乖巧的,小马送过来,他就爱上了洗刷刷,随时抱着一只猫,扛着把大毛刷子,带着两个宫婢在马圈里头忙活,寒暑不歇堪称辛勤劳碌。

    他对读书之类完全没有爱好,元佶费劲了心思教他认字,他蠢的好比猪头,学了半个月才学会写名字。然而术业有专攻,他于搬砖挖土,砍柴刷马一道上自有心得。隔了两个月,无师自通学会了骑马,每天天不亮起床,带着他的马奴,拿着把砍刀,拉着个小车出去,抢在露水晒干前拉一车柴回来。附近的梅树被他砍的七零八落,元佶教训了他一场,他赌了气,每日远奔十里,跟上山郊樵夫的节奏,还有样学样,砍了柴,拉集市去卖,竟然还走出了新路。元佶眼看着这家伙日复一日的显出了奇葩特质,心头那个酸爽。而元襄跑集市上去又跟屠宰坊大哥的学会了绝招,要跟人家去杀猪。

    贺兰玉听说就乐了,这年冬天过来,将他叫到面前一番打量,精致秾丽脸面没变,个子蹿高不少,手长脚长的像只大猴子,眼神绿幽幽的又固执又野。贺兰玉拉着他手:“倒是个好苗子,我给你找个先生怎么样?”

    元襄道:“我不要先生,我笨,听不懂。”

    贺兰玉说:“我看你不笨,这双眼睛多聪明,你想学什么?”

    元襄说:“我不念书。”

    贺兰玉笑:“不读书也好。”宠爱的摸了摸他头发,回头送给了他一匹更大的马,还弄了个乞纥武士来教他骑射。元佶就不爱他舞刀弄棍,但元襄对这一道颇有爱好加天赋,太子支持,她现在是把这孩子管不住。

    元襄八岁以前砍柴刷马忙的废寝忘食,现在弓马骑射玩的废寝忘食,元佶弄了一堆书,辛辛苦苦的自学想教他,没用,不理,他那耳朵自动屏蔽噪音,不想听的一句都听不见,说一百遍都是对牛弹琴,元佶惆怅,揪他:“你现在一点都不乖了,你以前最听姐姐的话,一不高兴就嘤嘤嘤往姐姐怀里钻。”

    元襄拿个刀刻自己的小弓,看也不看她一眼。

    元佶愤愤然:“没良心的崽子,这会就不理人了,晚上不许再找我睡觉。”

    元佶无聊,还是得跟小崔唠。

    对元襄的事,崔林秀发表意见:“跟你说了男孩子你管不住,随他去吧,你又不是他亲娘,太子培养他不挺好的。”

    元佶道:“是挺好的,哎,他现在把太子殿下敬的跟亲爹似的,比跟我还亲,我看了就吃醋。”

    小崔道:“那也挺好,太子殿下肯定喜欢他。”

    元佶斜眼瞟了瞟,凑过去神神秘秘:“我跟你说,这家伙人不大,长了一双势利眼,惯会看人高低,谁跟他说话他都装聋作哑,太子说话他耳朵就好使的很,他小时候可不这样的。”

    崔林秀就笑。

    小崔不务正业,依旧胡吃鬼混,但元佶就喜欢他,一个因为他人长的帅,二个因为他潇洒大度讲义气。两人脾气投合无话不谈,小崔家没爹没妈没媳妇,元佶带了酒菜过去,盘坐在大炕上两人吃吃喝喝,这日子是流水的过。

    有一天小崔一边嚼豆子一边跟她说:“你整天跑我家来,邻居们议论纷纷说我不检点,都没人给我说媳妇了。”

    元佶惊:“谁说的呀!咱俩有什么好议论的?”

    崔林秀眼神示意她:“你一个大姑娘。”

    元佶才惆怅的发现自己已经不是个七八岁的小屁孩了,成了个十二三大姑娘,连跟小崔走近点都会招人闲话了。

    太子册妃了,是楼氏的女儿,听说还漂亮的惊人,元佶有点担心以后见不到太子,不过冬天贺兰玉还是照旧来永宁寺。

    他这一年病的很厉害,人是显见的消瘦了。元襄从马场回来,一身雪,穿着鲜艳紧身的胡服,墨绿眼睛白皮肤嘴唇红润,

    十二岁的年纪,已经有了贺兰玉肩膀高,他蹲在脚边叫:“殿下。”屋子里生着火,太子脸色雪白却泛着凉气,他摸了摸放在榻上的那只手,冰块一样,慢吞吞又关切问道:“殿下,您冷不冷呀?”

    贺兰玉问:“干什么去了?”他回答说:“赛马去了。”贺兰玉就笑笑:“这么大雪,你倒是兴致高。”

    元襄屁股上生了钉,坐一会儿就要扭,贺兰玉虚虚摆手:“你去玩吧,不用陪我。”他如逢大赦:“我去叫姐姐,来陪您说话。”叫了宋碧去找阿姐,匆匆忙忙又溜回马场去了。

    元佶,十四岁的小姑娘,贺兰玉看她越发漂亮了,脸蛋洁白的奶皮子一样,漆黑的眉发,幽黑带绿的眸子,嘴唇鲜凌凌的红,色彩在她的脸上尽情的对比出青春的鲜艳。贺兰玉欢喜的摸了摸她毛茸茸的头顶,虚弱莞尔一笑:“想我了没?”

    他眼中只有单纯的欢喜,好像欢喜一朵花,并无任何暧昧,元佶仰脸答道:“我担心殿下来着。”

    贺兰玉道:“阿襄长高了,你也长高了,一年不见,都变了这么多。”

    整个冬天,元佶陪在贺兰玉床前。他咳嗽不止,时不时急喘,元襄见识了一回,压根怕进他那屋子,进去就坐立不安,一刻不敢在他身边多呆,元佶守在枕边侍奉汤药,寂寞的陪他枯坐,窗外雪花飒飒,万籁俱寂。

    贺兰玉道:“开了春,你跟阿襄随我去长寿宫住吧,这里怪冷清的。”

    长寿宫是太子的东宫所在,元佶一声不敢相信,怔怔看着他,贺兰玉微笑:“陪着我不好?”

    久久,元佶摇头:“是好的。”

    晚上,元襄摸进她被窝:“吉吉,殿下带我们去东宫做什么?”

    元佶也不知道:“宫里不是在寺里,你可安分一点。”

    小崔听说她要跟太子去,叹口气,道:“我也早想离开洛阳,往北边去游走,这些年一直想,又总舍不得,你去了也好,你去了我也去了,相聚无因缘分浅薄,咱们就此别过也罢。”

    两人相识十二年,患难与共,到离别时相对无言,元佶心中难过,崔林秀喝了杯闷酒,却又笑安慰她:“山长水阔,但有鱼雁相问,你有你的机缘,我也有我的前程,不必难过了,以后你若发达了,莫忘了我这个老朋友才是。”

    元佶苦笑:“我怎么会忘了你。”

    崔林秀道:“我得你这一句话也就够了。”

章节目录

穿越之弟弟是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七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筒并收藏穿越之弟弟是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