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典碰上丁零人的时候在长安的斐潜却在针对于汉代女官进行相关的调整和安排。
    在骠骑将军府的节堂之中除了斐潜和作陪的庞统荀攸之外林林总总的坐了十来位的女子形成了少见的阴盛阳衰的局面各种香粉、胭脂和香囊的气息在节堂内交错似乎让这个原本是肃穆和威严的场所也变得温柔了起来。
    斐潜微微环视看到以蔡琰、王英、甄宓、辛宪英等人为首女官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想要建立起一套合格的女官制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知道不容易才要更努力。
    这个女官制度并非是斐潜头脑一热拍脑瓜子兴起的事项也不仅仅是只有斐潜一个人才想过要使用女性这一般部分的能力和智慧来搭建出整个的政治体系的。
    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有人在不断的尝试。
    那些人当中就包括周公。
    正式场合之下这些仕女都还是很矜持的问一句才说一句完全不像是几百只的鸭子聚会。
    斐潜微笑着展现着一个骠骑大将军的风度在会议的一开始和这些仕女寒暄一些家常就像是对待其他普通的士子一样。
    问生活谈读书还聊最近在忙一些什么有没有去青龙寺等等
    这使得那些略有些紧张的仕女也渐渐的放松了一些情绪不至于那么战战兢兢。
    这些仕女大多数都是长安河东左近的士族之女都有读过书而且都不算是太差。之前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使得她们相比较其他士子而言似乎沉寂了一段时间但是现在也到了恰当的时候。
    青龙寺大论就像是后世的某些高峰论坛一样当然不是那种搞笑的论坛而是真正智慧的碰撞和理论的研讨。
    有了理论的基础才有实践的方向。
    否则很多东西光拍个脑袋想出来根本不考虑后续结果那么原本的善意的投喂有可能就变成了投毒。
    还是那句老话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而身为领导者如果光想到好事
    呵呵。
    在后世之中某些极端的女拳主义者动不动就说是封建遗毒各种压迫似乎在华夏封建王朝漫长的岁月里面女性就只能是窝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与朝堂似乎是完全隔绝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从上古开始其实妇女就广泛的参与了国家政务。比如妇好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她不仅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同时还是一名能征善战的女将军甚至还是主持国家祭祀大典的女祭司。
    到了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比较正规的女官制度并且在周礼中记载的女性官职并不都是属于王的嫔妾也不仅仅是掌握后宫部分工作权力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女官比如女史等都是有明确的职务和职责和嫔妃是完全不同的两条线。
    秦朝统一之前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战争当中这就导致了华夏渐渐的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或者叫做男战女耕。在外的男性征战沙场血染黄沙马革裹尸在内的女性抚养孤儿照顾父母。毕竟在冷兵器时代不是所有女性都是妇好或是花木兰这种由先天特性决定的分工甚至在后世和平年代之中在部分边缘的山区少数民族之内依旧可见虽然他们已经不用征战了。
    因此虽然说秦朝没有扩大周朝的女官制度甚至在很长时间没有女官的名目让人误以为秦朝不设女官但是实际上秦朝太后的强悍以及相关职权的延伸却一直持续到了汉代。
    战事的频繁再加上医疗科技等技术的匮乏使得上至君王将军下至黎明百姓伤亡都是很大甚至很有可能在青壮年就直接死亡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后听政制度从秦到汉才变成了一种众人默认的治理国家的策略。
    只可惜权柄这种东西的诱惑力太过于庞大即便是在后世有了高学历拥有一定知识的某些官僚依旧会公认表示自己就能代表某机关甚至忘了某机关之前应该还有人民二字就更不用说在秦汉之时的太后团伙了。为了保证自己的权柄太后与外戚的团伙废黜皇帝勾结大臣把持朝政以至于到了汉代中后期太后外戚制度开始走向极端也开始盛极而衰渐渐被人所厌恶和提防。
    同样也走向极端导致盛极而衰的是唐朝女官制度。
    唐朝是女官地位的最高峰。
    至少斐潜是这么认为的。
    唐朝女官制度大体上承袭隋代制度并加之补充完善。唐代女官除要负责常规的宫内事务管理和参与国家祭祀典礼之外有时还会被皇帝派以其他事务如充当皇帝使者前往慰问、吊祭等其职责相较隋代更加清晰和广泛。武则天女皇的出现也鼓励了女性的参政这期间女性参政之多、影响之大在整个华夏的王朝之中也是十分少见的。
    元宋期间么或许是因为武则天的原因被压制得就比较严重了。
    明朝时期又有一次女官的兴起明朝沿袭隋唐女官的六尚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女官队伍建设从女官的铨叙任用履责都有一套严格规定。毕竟朱元璋是从民间而来的但自从明成祖朱棣以后皇帝逐渐开始重用宦官到了明中晚期后宫行政多为宦官把持女官权力名存实亡。
    至于或许是因为有辫子就受到某一些女性欢喜的大清
    很糟糕其实应该算是对于女性压迫最凶残的朝代尤其是汉人女性。
    宋代还好些毕竟李清照那小丫头还能到处喝酒喝到不知归路也没啥事还可以做个词传唱要换到清朝怕不是要进猪笼?
    因此整体上而言华夏王朝女官的鼎盛时期是在汉唐。这两个朝代走的也是两条不同的路线一个是太后制度一个是宫官制度。
    而现在斐潜两个都不想要。
    原因很简单这两个都是非常的坑。
    关键是坑完了还影响到了后续的朝堂格局。
    汉代太后外戚制度来说使得后续的王朝皇帝大臣达成了共识防水防火防太后就算是这样也依旧拦不住太后伸爪子搞破坏尤其是慈禧。
    太后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便是乱搞一气甚至不惜破坏原本的政治生态
    然后由太后走上女皇的武则天则是搞出了鼎盛的宫官制度直接代替了原本的三省六部以宫官统御外臣虽说是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权柄而做出的相应手段但是其各种极端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却是其余的女性去承担以至于在唐之后宋代就开始琢磨着给女性穿小鞋了一穿就是几百年。
    因此斐潜觉得这两个制度架构都不是很好都是有一定的隐患。
    对于斐潜来说女官是政治生态的有益补充是分化士族体系的一枚有力的棋子是扩大华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时代变化政策就要跟着变化。
    战国时期的王将是站在第一线的战争频繁死亡是常有的事情同时中央朝堂之中官吏相对较少所以必然产出了太后制度。太后一方面要忍受失去丈夫的苦痛要承担起抚养子女成长的重任另外一方面还要尽力维持整个整体体系不垮台国家不衰败。
    而后来随着中央朝堂的扩大整体环境相对稳定太后和丞相外戚和三公之间的蛋糕并没有扩大相互抢夺起来就各种丑态了
    不仅仅是皇权其实相权甚至各种权柄只要是能带来利益的就自然会有争抢这些争抢行为不仅是在明面上的赛跑竞争还有暗中下手扔沙子的扔沙子塞钉子的塞钉子装积极却帮倒忙的手段百出。
    周礼天官有记天子后体同天子夫人于后犹如三公之于王是故女官掌妇学之法以教女御德如士之六艺也。斐潜缓缓的说道如祭祀宾客丧葬等生死大事又有浆、酒、醢、醯、丝、枲等日常之职皆可女官为任可为正亦可掌可上士亦可下士
    斐潜先定了基调。
    众人皆没有什么意见。
    因为这并不是斐潜毫无根据的独创。当下青龙寺之中不正好是郑玄在讲述三礼么而在周礼之中对于这些内容就已经有了理论上的依据所以斐潜说这么一些自然无人有什么反对。
    这是总纲。
    也是整个女官制度的基矗
    士男女皆可为士可正可辅。
    斐潜话音落下在堂内的这一批最先的仕女之间便是略带着一些兴奋的交换着目光。
    这意味着她们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不仅仅是局限于一处一地甚至有和男性一样成为主官的可能!
    即便仅仅当下只是斐潜的口授并没有完全成为行文但是已经足够让她们感觉到仿佛一个宽广的舞台正在展开而她们即将登上这个舞台去翩翩起舞!
    这是一种必然。
    随着斐潜政治体系的扩大以及长安三辅尤其是长安城周边陵邑的人口不断增加相关民生事务的也日益繁重所需的官吏数量当然也是越来越多。
    如果说仅仅只是为了维护基础的统治那么当下的官吏勉强够用但是斐潜想要的可不是勉强够而是想要更大的发展那么就必然要细化职责进行更多的社会分工。
    这社会冯巩自然也包括官吏的分工。
    这些民生事务的职务并不是只有男性才能担任女性一样可以做得很好有时候甚至还可能会比男性更细致更周全。
    让有条件的女性加入官吏的行列当中补充社会分工之下的各种管理层面上的需求也就成了斐潜当下必然的一种选择。
    斐潜说得非常慢。
    周边的人也听得很仔细。
    因为斐潜说的这些都是总基调都很重要。
    女子之力多不如男故以力为胜之职不必强求与男子同。斐潜缓缓的说道然女子之智与男子同也故以智为重之职便同职同责。
    斐潜又是略微停顿了一下环视一周。
    众人都是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幸好在大汉当下还没有什么类似于见不得任何男性在同一片区域呼吸就会让她感觉恶臭甚至要窒息的那种仕女
    斐潜也继续说道:人各有志亦各有所长至今日起仕女愿擅农者农之擅工者工之擅文者文之诸如此理可自行择取亦需与男子同台而竟同场而考所取之准一律相同。
    先前不管是蔡琰出任直尹监还是甄宓担任大汉商会都是斐潜直接任命的而现在后续要走入正规化的渠道了。
    毕竟先吃螃蟹的自然是有优惠否则谁敢下一个去吃螃蟹?
    而那些在旁人站出来的时候畏畏缩缩然后等别人吃到了螃蟹之后又大叫不公平的人有没有想过旁人在吃螃蟹之前所付出的勇气和努力?
    这一点众人也没有什么异议甚至庞统在一旁嘿嘿笑了声说道:若是有女子愿仿效妇好决胜沙场亦无不可
    沙场之事不比文学生死转瞬之间自是非同小可另外一旁的荀攸也说道讲武堂已设女兵营募壮女训练之中诸位若有意沙场者或可先试之
    讲武堂新设的女营新成立不久。
    这是女官制度的配套。
    有女官当然要有女兵。
    毕竟不是所有女官都像是甄宓或是王姎那样或是身边可以跟着一队家养私兵亦或是本身有一些武艺傍身故而在女官正式上台之后必要的配备女性护卫还是要准备在前的。
    另外一方面也是军队的一个有益补充。
    女兵其实在后世当中对于军队之中的提升不仅仅是在战场护理方面而已也在其他许多方面上可以弥补不足。因为女性的特性会比男兵有更细心更有亲和力在组织民众等诸多方面更有优势。
    在战国之时墨子守城策之中就有组织壮女的记载。
    商鞅变法之中也有壮女之军的制度。
    所以斐潜让人在讲武堂军校另设女兵营也不算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创举。
    沙场女将决战千里么在场的仕女大多数听听就好了多数是没有什么心思想要去搏杀的于是在听了庞统和荀攸的补充之后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意见只是在考虑斐潜之前所说的那些标准以及相关的同职同责的事项。
    甄宓沉吟了一会儿轻声说道声音细细柔柔就像是猫儿伸出白爪套按着什么敢问主公这女官选拔所考项目又是如何?
    女官所试斐潜微笑道与男子同首重其能以才定职。正所谓同职同责自然同试也。
    一件事情往往立场不同便是带来不同的感受。但不管怎么说斐潜率先提出来女官不以容为先而是以能为重。
    当然和大多数士子亦或是即便是到了后世相貌出众的人在很多时候先天就会得到一些优待这是无法彻底杜绝的问题也无法完全避免。
    打一个比方来说同样两盘菜价格一样一个是精美细致的摆盘赏心悦目另外一个是乱糟糟堆叠在一起纵然两个盘子内的食材不管是从原料到烹饪手法都是一样的仅仅是摆盘的区别恐怕销售量都会大相径庭。
    因此斐潜说首先注重才能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毕竟男子这边也是同样如此有黑包子坐在一旁作为佐证。历史上庞统这只没毛鸡在他还不出名的时候也没少受气。
    庞统见众女的目光不由得转向了他便是多少有些局促了一些咳嗽了一声捏了捏自己的胡子
    其实庞统明白斐潜还有些隐藏的用意只不过不方便说出来。
    比如在考试的时候之前都是男性之间较量谁落在后面大多感慨一声啊呀技不如人啊亦或是嘀咕说会不会有什么黑幕之类的而现在若是有女性同台竞技然后什么文章啊诗词啊策论啊等等被女性比了下去那些落在后面的男性就难免会被人嘲笑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于那些企图摊平的男子的一种刺激。
    此乃其一。
    第二个方面么是为了推进青龙寺之中的议论速度。
    这一次的青龙寺参与的人数比上一届要更多而人一多心思就杂。
    即便是斐潜提前做了许多工作在过程之中又是不断的调整和规范但是人心这种东西总是异常复杂的时不时就会扭动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方向上去而斐潜在这个时间点上高调的推出女官其实就是为了标明说若是青龙寺里面的这些男性士子若是继续不能统一持续混乱争执不下那么他们可能原本的职位就被女官占据了
    就看这些士子急不急?
    至于第三个方面么
    很显然这一方面已经是呈现出效果来了。

章节目录

诡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马月猴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月猴年并收藏诡三国最新章节